出色完成赴利比里亚维和任务 武涛等4名乌兰察布籍维和官兵凯旋归来

04.05.2015  14:37

本报讯(记者连冠华)4月28日上午9时左右,从呼和浩特市始发的d6770次列车如往常一样,正缓缓驶进集宁南站,不同的是,下车的人群里多了四张头戴蓝色贝雷帽、身穿维和制服的可爱面孔,他们便是远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的乌兰察布籍防暴队员。

武涛、王晓旭、周文斌、张恒山,四个平凡的四子王旗边防大队队员,自接到组建第二支维和警察防暴队召集令后,他们便主动参与报名,积极开展体能训练,经内蒙古边防总队、公安部、联合国逐级甄选后,2014年7月,他们顺利加入由内蒙古边防总队组建的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开始了阔别祖国9个多月、巡逻执勤在异域的维和工作。

期间,他们与随行的其他队友同心同力,团结一致,出色完成了联合国赋予的定点驻守、联合巡逻、空中侦查等重点维和任务,处置了多起突发事件,并充分发扬和谐互助的友谊精神,组织培训当地警察保安、给当地维和单警提供保护。在埃博拉疫情的严峻形势下,除做好自身的防疫外,还主动援助当地,积极宣传防疫知识,为土著居民捐资捐物,受到了当地民众的普遍信赖,赢得了联合国的高度赞扬,集体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回国后,四人均受到公安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表彰,其中,王晓旭荣立“二等功”,武涛等三人获得“三等功”。

然而,荣誉背后的艰难和困苦却远非人们所能想象的。一连数日的缺粮少菜,无水停电的种种困厄,接受采访时,兼作英语翻译员的武涛对记者说:“每天下午5点左右吃饭,没有主粮和蔬菜的时候,只能以当地的水果充饥,等到晚上执勤,早就饥肠辘辘了。”当地气候炎热,也让维和队员们难以习惯,“执行区的地表温度高达50多度,仅有旱、雨两季,旱季一过,天天下雨,晚上受大西洋海风的影响,天气阴冷潮湿,起初特别不适应。”王晓旭补充道。但忠于职守、甘于奉献,为维和献力、为祖国争光的信念却无比坚定。总之,在做饭无材料、餐桌长期不见绿的艰难时刻,在战地炮火和环境恶劣的困境面前,他们一次次无畏强暴、克服困难,身心洗礼、灵魂淬炼,成就了“中国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的铁血形象。

当日,4名光荣的防暴队员还在市边防支队的大院内,接受了战友们的祝福,参加了部队为他们举行的欢迎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