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多地严重洪涝百万群众受灾 4000名消防官兵全力奋战抗洪救灾一线

06.06.2014  18:32

 

 

 

 

近期,持续强降雨已造成我省33个县(市、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截至6月4日,已有103万人受灾,7559间房屋受损,省公安消防总队全警动员全力以赴,20支抗洪抢险机动队精准施救,4000名消防官兵日夜鏖战,截至6月5日15时,营救遇险群众3822人,疏散转移群众12463人,抢通山体滑坡堵塞的救援通道15公里,抢修洪水冲垮桥梁1座,转运物资400余吨,抢救和保护财产价值1.5亿余元。

      准确预判,全面做好抗洪救灾准备工作。 总队高度重视抗洪救灾工作,认真分析近10年来全省消防部队抗洪救灾各项数据,结合今年天气情况对灾情做出预判,及时下拔抗洪抢险物资和专项经费到基层一线,提前做好人员、物资、思想、训练等各项救灾准备。吴晏平政委多次进行安排部署,并深入各地督促指导抗洪抢险准备工作。总队主动与防汛、水利部门协调,共同组建公安消防抗洪抢险专业机动队,制定了《贵州省消防部队抗洪抢险机动中队装备器材配备标准(试行)》,组建了20支抗洪抢险机动队,确保了每个市、州中心城区及洪涝灾害重点县有一支30人以上的专业抢险队伍,培训了100余名冲锋舟驾驶员及54名潜水员,配备了救生衣、救生圈、抛投器、救生绳、照明灯、浮艇泵等各类抗洪抢险救援器材12000余件(套)。5月以来,先后3次召开视频调度会进行部署,修订完善抗洪抢险救援预案160份,开展了80余次水上应急救援实战训练、演练,组织体能、游泳、大绳横渡、抛投器、冲锋舟及皮划艇操作、救生圈、救生衣等专业性抗洪抢险训练及20多种结绳法训练;强化与气象、防汛、水利等部门的联动协作机制建设,及时掌握气象、汛情、道路与洪涝灾害等信息,向基层部队发布预警提示20余次。

      闻警即动,全线投入抗洪抢险救援战斗。 全省消防部队牢记“能打胜仗”宗旨,面对突出其来的猛烈洪灾,总队首长亲临一线,总队党委成员蹲点督战,与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共同指挥救援,广大官兵拼搏在最紧要的关头,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全力疏散、营救、转移被困群众。6月3日凌晨,桐梓县遭遇一场40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区域性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造成桐梓县城、娄山关镇、燎原镇、楚米镇等乡镇房屋受损,城区主要道路、临街门面40%被淹,河道两侧500多户居民房屋被毁,消防官兵于6月3日凌晨4时拉响抗洪救灾警报,至6月4日11时生命救援行动结束,连续作战31小时,营救被困群众27人,转移疏散遇险群众1200余人,转移物资、抢救财产价值1800余万元。6月3日上午,平坝县遭遇57年一遇大暴雨袭击,3.5万人受灾,安顺支队抗洪抢险突击队迅速赶赴救援,总队迅速调集总队储备物资、贵阳支队抗洪抢险突击队紧急增援,经过12小时的持续战斗,救出遇险群众1467人(孕妇2人、3岁以下婴儿24人、80岁以上老人13人,醉酒者1人),疏散转移群众4035人。6月3日晚至4日,石阡县城最大降雨量达100.1毫米每小时,突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造成大面积内涝,供电供水通信中断,一度成为“孤岛”,引起省、市两级主要领导高度关注,铜仁支队紧急集结106名官兵成立两支突击队奔赴抗洪救灾主战场,总队调派黔东南镇远抗洪抢险机动队前往增援,总队江平总工程师到场指挥,经过艰苦奋战,营救被困群众603人,疏散、转移群众1816人,抢救、保护财产价值2222万元。

      主动作为,积极服务群众全力保民生。 在全力开展救援的同时,各地消防官兵积极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做好赈灾工作,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克服一切困难协助转运物资,将大批饮水、食物、药品等救灾物资送至受灾群众手中,积极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恢复交通、重建生活秩序。石阡县消防官兵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抢通山体滑坡导致堵塞的道路500余米,抢修被洪水冲垮桥梁1座,参加变电站抢修15次。松桃县蓼皋中学1名女生因暴雨引发山体滑坡不幸被埋压,消防官兵不顾个人安危,在地形险要、暴雨如注的情况下双手刨挖泥土、碎石,现场连续奋战6小时成功救出。正安县一大型养鸡场眼看被淹没,消防官兵采取沙袋堵截和开沟引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4小时泄洪,成功解除危险。

      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我省仍将持续强降水天气,总队正积极组织全体官兵开展针对性训练,储备物资油料,做好应对最严重灾情的准备,严阵以待,随时听从党委政府调遣,响应人民群众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