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95后大学生街头走访红包故事

20.03.2016  07:46

中国江苏网3月20日讯 一个月的走访,南京大学新传院大二的4个妹子相约一起,完成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一百个人的红包故事”。近一个月来,通过H5页面呈现的“红包故事”在网上热转,红包里刻录下的光阴与记忆,感动了无数人。

95后女生们自拟寒假作业

主创者唐诗语、华茜、徐妙、蔡家欣,都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二女生。早在寒假前的1月,4个95后就聚在一起商量寒假实践主题。

都说“谈钱就俗了”,但如今越来越淡的“年味”里,唯独红包,仍是一年一回、走亲访友联络感情不可或缺的纽带。

红包代表传统,意味着传承;联系亲情,传递着温暖;经历变化,见证着时代。”4个人一拍即合,“不妨试着收集身边人们关于红包的故事?”妹子们一琢磨,又觉得这个“切入口”好像太小,有限的故事不具有足够的力量,支撑起红包这一简单而重要的礼俗。“所以我们打算收集100个故事。”这里的100不是一个虚词,是实实在在的数量,4个姑娘想要去发现这100个故事编织起的关于红包的独家记忆。

红包故事”意外成热点

从1月寒假伊始到2月元宵佳节,镇江、盐城、上海、南通,每人负责25个个案,分头展开调查。这个寒假,她们在街头广场走访,收长辈红包的过程,也成了交流的好时机,4个年轻人从中感受到与往年不同的意味。一个月的寻找,一个月的倾听,最终有了《一百个人的红包故事》。元宵节后一回校,4个人精心制作了H5页面及视频,发表在“南大新传”的官微上,没料到,红包的故事迅速引发关注,不仅在南京大学的同学间流传,也成为各大高校论坛的热点。

30

红包跟我家没啥关系

唐诗语的爷爷成为她第一个采访对象。像多数白发苍苍的老年受访者那样,“虽说知道有压岁钱、红包这回事儿,但根本没想到它跟我家有啥关系。”1934年出生的老人有6个孩子,经济条件不比别人,“但我几个姑娘从来不穿有补丁的衣服。”到了过年,“孩子们压岁钱没有,也从没动过这个心思。但是6个孩子每人一件新衣服,走出去都风风光光的。”老人说,让人看了,知道我们家日子过得好,心里的虚荣心就满足了,日子有了盼头。

年代

40

每年收到2分钱的红包

印象之中,只拿过妈妈的红包。”70岁的奶奶记得,十几岁的时候,妈妈“每年给我两分钱,压岁嘛,哪怕两分钱,这样才能长命百岁”。95后第一次知道还有两分钱的概念:两分钱意味着什么?当年勉强可以买个小鸡蛋,还不够买二两盐的。

年代

50

贫困年代里红包的缺失

多位受访者的印象是,小时候条件艰苦,“吃饱饭就算很好了,根本没领过红包”。后来,小伙伴们各自长大成家,也就给儿女发过红包,等儿女工作结婚了,也就不再发。

年代

60

下脚料拼凑的的确良裤子

52岁的缝纫机修理工没收过红包,“家里面兄弟多,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大哥是个裁缝,做衣服的手艺没话说。隔个两三年,就给兄弟几个做条的确良裤子,裤兜里放两毛钱,就当压岁钱了。的确良的料子在当时算是稀罕了,都是大哥做了好几年衣服的下脚料,拼拼凑凑的;颜色倒还是一致的灰颜色,就是深浅不一,但也算过年的新衣服,穿着高兴。

年代

70

给侄子每人发60块钱红包

47岁的某公司部门经理王先生记得,1993年,工作第二年,虽然每个月就两百多块钱工资,“但我已能给三个姐姐的孩子每人包个大红包,60块钱。”当时孩子们那个乐啊,“舅舅舅舅”的喊个不停,后来还是被他们的妈妈收走贴补家用了。“我是家里的小儿子,父母重男轻女,三个姐姐就被当丫鬟使。”王先生感慨,虽然只有自己一个人念过书,但姐姐们从不记恨,“对我很好,所以我拿到正式工资后,时刻惦记着帮扶她们。

年代

80

10块钱买个新文具盒就很好

1988年出生的工厂女工如今已为人母,“当年小孩子时,每年就是奶奶给我10元钱。”这边钱刚放在摊开的小手里,那边妈妈就把钱从她握紧的小拳头里抽走了,“她要留给我交下学期的学费,但那个时候,我多希望用这10块钱买一个崭新的文具盒啊”。

年代

90

爸爸给妈妈的红包

收红包对于90后们是平常的事,每年如果学习进步,压岁钱以外,还有家人们给的“奖学金”。“长多大,你在我眼里都是孩子。”1995年出生的安徽阜阳大学生记得,从她有记忆起,爸爸每年都会准备红包,妈妈和我、弟弟都有。每一年,最让姐弟俩羡慕的还是爸爸给妈妈的红包,“特别厚啊,得有好几千吧,我爸还会附上一张字条,比如说‘过去的一年忙里忙外你辛苦啦’这种。”让她觉得特别温馨。

年代

00

每年1000块的红包存起来

2002年出生的初三女生每年都会收到妈妈给的1000元压岁红包,“我都存起来,等着将来买个iWatch。”现在看起来目标有点远,但是加上每个月40元的零花钱,期末考从班级十几名考到第十名获得的额外奖励,“这么一算,红包挺多的,目标很快可以实现啦。

打开红包

看故事

记者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