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健康产业人才伸出“橄榄枝”

29.03.2015  02:33

人博会现场“人山人海”。 本报记者 周元杰 摄

本报讯 3月28日,在第三届贵州人博会开幕当天,贵州发布《贵州省人才需求白皮书2015》,其中,大健康新医药产业需求3058人,占需求总人数24.02%,成为此次人博会上人才需求最大的行业之一。

在人博会现场,朗玛信息、贵阳高新区等园区和单位纷纷向大健康新医药产业人才伸出“橄榄枝”。

在展馆区贵州朗玛科技的招聘咨询台前,前来投递简历的人围得水泄不通,该公司负责人称,“去年6月份,我们公司收购了39健康网正式进军互联网健康产业,并准备筹建互联网医院,因此对于大数据、健康等行业的优秀人才缺口非常大。”他表示,这次人才博览会为朗玛公司寻找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目前该公司已经收到许多相关专业的人才投来的简历,并展开了接洽。

在人才评审区,贵州太瑞生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平生博士作为高新区特聘专家对预约前来的高层次人才进行评审。据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创业服务处处长潘泷波介绍,胡平生博士作为贵阳市引进人才,2012年带领贵州太瑞生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高新区,在贵州建立了第一家欧盟水平的GMP细胞培养设施,发展国际领先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及产业化,“这次我们高新区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主要是大健康新医药方面的,因此请胡博士担任评审,以吸引更多的医药研发行业人才落户到贵阳。

贵州提出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之后,感觉我们的就业机会更多了。”今年即将毕业的贵州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刘诗雅说,“我们从网上看到这次人才博览会在大健康产业的需求比较大,所以今天就过来寻找机会,现在已经向一家生物制药企业投递了简历。

据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市场处处长王安安介绍,今年人博会,贵阳市已经和407位人才进行了预约评审,其中博士78人,硕士318人,高级职称11人。她说:“我们这次预约评审的高层次人才主要涉及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引领性的产业,包括大数据、大健康新医药和现代金融业等。

据了解,今年3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上,贵州与各方企业共签订医药制造、医药种植养殖等3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632.6亿元,未来大健康新医药产业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