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陕冀三省纪念建军9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首演获赞

31.07.2017  15:51

艺术相牵黔陕冀 携手讴歌新时代

——黔陕冀三省纪念建军9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只为人民谋幸福》首演获赞

    “黔陕冀三省联合举办纪念建军9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我认为是一个创举。”7月29日,在2017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喜迎十九大 迈步新长征”黔陕冀三省纪念建军9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只为人民谋幸福》的演出前夕,晚会总导演、原总政歌舞团团长左青在采访中感叹。

    贵州、陕西、河北,中国长征历史上的三个革命老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现荡气回肠的红色岁月,讴歌激情澎湃的新长征时代,融合三省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艺术,带领观众重温过去,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三省联袂 共同呈现

    7月29日晚上,贵州国际会议中心会场内座无虚席。

    灯光渐暗,一曲悠扬的苗族歌谣响起,身着古朴服装的老人登上舞台,迎接红军部队。情景表演《红军来到我家乡》将观众的思绪带回激情燃烧的红色年代。

    由贵州主导创作的第一篇章加入了大量苗族、侗族、彝族等民族音乐和舞蹈元素,由陕西创作的第二篇章则用欢快热烈的陕北秧歌将观众带到革命老区延安。《南泥湾》《纺线线》《军民大生产》《拥军秧歌》等耳熟能详的老歌串联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将军民鱼水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河北西柏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由河北带来的第三篇章,重点展示红色年代里群众对红军的支持与爱戴。《送儿上战场》的情景表演,重现了老百姓积极加入军队奔赴战场的英雄群像,表演催人泪下,台下观众无不动容。

    第四篇章由三省艺术家们共同推出一批新创作品,将晚会气氛推上高潮。

    从贵州遵义、赤水,到陕北延安,再到河北西柏坡,三个革命老区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紧紧抓住红色经典作为晚会的主调,展现了红军在不同革命根据地中的历史故事,表现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让观众领略了不同民俗文化下的共同主题与梦想。

     贵州元素 惊艳亮相

    在贵州主要负责的第一篇章《为了人民的新生》中,融合侗族大歌、苗岭飞歌等独具贵州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演唱、舞蹈、杂技、情景表演等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遵义会议、娄山关大捷和四渡赤水等历史片段。

    在整场演出中,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尤其引人注目,她的角色贯穿整台晚会,以一个老红军的身份,回忆长征路上的点点滴滴。她是贵州省歌舞剧院的退休演员胡秀洁,如今已有88岁高龄。她告诉记者,虽然没有参加过抗战,但通过这场演出,也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见证了那些壮烈而伟大的时刻。

    由贵州、陕西和河北共同创作的第四篇章,采用了许多创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其中贵州创作的《你从这里走过》既回顾了红军在贵州留下的足迹,也展现了贵州人民建设美好明天的图景。左青认为,贵州创作部分紧紧抓住了在山更青水更蓝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发展的景象。在艺术表现中又因融合了少数民族文化,展现出多彩贵州的特色。

     剧情饱满 反响热烈

    精彩的演出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现场观众张杰告诉记者,自己也是一名军人,在看到老一辈革命者们为了解放新中国付出宝贵生命,尤其是母亲送孩子上战场的情节,让他感触很深。这也警醒他,时刻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观众魏家强看完演出后也感慨万千:“这场演出不仅展现了长征历史上的重要转折,军民一家的鱼水之情,更展现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为了更美好的明天,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热激情。三省共同创作汇聚在同一个舞台,这种形式是第一次看到,在不同的民族民俗文化中,又能找到共同的主题,这台晚会看得人酣畅淋漓。

    省文化厅厅长徐静在演出结束后接受采访表示,在纪念建军90周年之际,通过三省联办的方式举办这样一台大型晚会,在党引领民族迈步新的远征,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很有现实意义。(记者 彭芳蓉)

[责任编辑: 刘菲 邓娴]
黔陕冀纪念建军90周年主题文艺演出在贵阳举行
2017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开幕式 暨黔陕冀纪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