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贵州吹响新农村建设暨美丽乡村“百村大战”冲锋号(组图)

31.07.2015  13:15

        人民网江口7月29日电  7月28日,贵州全省新农村建设暨美丽乡村“百村大战”现场会在江口县召开,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出席并作重要讲话,贵州省农委、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水利厅、贵州省通信管理局、贵州省邮政管理局、贵州电网公司、黔西南州、江口县、观山湖区、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吹响了新农村建设暨美丽乡村“百村大战”冲锋号。

        刘远坤指出: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0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着力推广起源于遵义市余庆县的“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创建活动,全面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打造了“四在农家”这一张亮丽的名片,唱响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这一享誉全国的品牌。

        今年以来,按照贵州省政府2015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工作部署,由贵州省农委牵头,在全省打造100个六项行动省级综合示范村。经与省有关部门会商,结合镇村联动示范点、5个100工程、旅游扶贫小康寨、传统村落保护等项目安排,共同确定了100个示范村名单,制订了《贵州省2015年美丽乡村“百村大战”实施方案》,并报省政府同意印发全省实施。《方案》要求各地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政府主要领导每半年调度一次、分管领导每季度调度一次,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据贵州省农委主任刘福成介绍:目前,省里已建立了美丽乡村“百村大战”工作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会,通报工作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对各地“百村大战”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要求各地每月报送工作开展情况,由贵州省农委将数据收集汇总后,定期通报。

        在各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下,美丽乡村“百村大战”工作正在积极稳妥推进。至6月底,  100个省级综合示范点整合投入资金18.24亿元,安排项目1769个,镇远县报京村、江口县云舍村等多个示范村的整合投入资金在亿元以上。

        美丽乡村“百村大战”重点要抓什么?——刘元坤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一要抓现代农业  富裕农民

        “百村大战”示范村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通过与100个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100个小城镇建设、100个旅游景区建设等项目相结合,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特”扶持计划,打造一批特色种养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乡村特色旅游基地和农超对接基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项目要向示范村倾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旅游经济、商贸经济、劳务经济,推动建设基础设施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大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盘活村集体资源性资产,把示范村优先打造成人均收入超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的“双超村”。“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3个15万元”政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等项目要优先安排在示范村。在搞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除了产业强和村庄美之外,能不能再挖掘一下其他内容,比如生态的、人文的、农耕的、民俗的,用这些东西提升乡村发展的软实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比如凤冈县,就在完善茶艺茶道、茶乡歌舞、采制茶叶等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了“一观、二闻、三采、四炒、五品、六膳、七娱、八购、九学、十住”采、制茶的游客体验活动,既彰显了茶文化,又留住了游客,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二要抓生态建设  美化农村

        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减少农业污染,为的是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无污染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要尽可能保持乡村原有的地理形态,维持基本的自然资源,不改变村庄的自然肌理。二要保护村庄古建筑,尊重村庄文化传承,留住乡愁寄托的载体。三要保护农田、湿地、水源地、生态用地,通过对化肥、农药的减量,畜禽粪便、秸秆、农膜等废弃物的处理利用,实施水肥一体化,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对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收集处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

        三要抓产业培育  带动就业

        近年来,贵州省推出了以自然气候为吸引的避暑度假型、以生态景观为载体的城郊休闲型、以特色农作物采摘为主导的乡村体验型、以民族村寨为特色的民俗陶冶型等乡村旅游产品。休闲观光农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极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比如赤水,靠楠竹种植优势大力发展竹产品加工,靠生态优势开拓竹海生态旅游,使一二三产业联动起来。如今,“接二连三”的小毛竹和白茶正成为赤水富民强县的金钥匙。贵州就是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旅游,使全省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变成农业资本和生态资本。森林资源特别是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可直接向三产进军,把每个村都打造成一个景点。像江口县云舍村一样,家家都开“农家乐”,游客“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品农家菜、购农家物、观农家景、习农家活”,带动村民就业。

        四要抓传统保护  传承文化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民族文化的家园、中华儿女的乡愁、多彩贵州的名片。全省共有42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居全国第二。“百村大战”示范村在确定时也优先考虑了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在建设时要实现传统村落长久保护、整体保护的目标,让村民宜居宜业,住得便利、住得舒适,同时有活干、有钱赚,把发展适宜产业纳入传统村落整体保护规划,鼓励发展与乡土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相适应、与环境承载力相契合的业态,增加村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要因村制宜,能种植的搞种植,能养殖的搞养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甚至把我们一些传统的非遗技艺、一些生产性保护项目都挖掘出来。比如从江加榜梯田的“稻鱼鸭”复合系统种植地,是贵州唯一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系统,全国共19个传统农业系统,是中国第一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要把这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下来,传承下去。刘元坤指出:“今天我们参观的云舍村就是一个传统村落,依托土家古村落进行规划建设,彰显了传统民居之美。寨沙侗寨依托侗族的民族特色进行规划建设,彰显了民族特色之美。在保护传统村落时,要做到修旧如旧、传形传神,加强对古路、古桥、古涵、古井、古塘、古树、古藤等历史环境要素的有效保护,防止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让乡村与城镇、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屏蔽此推广内容

        五要抓建设主体  激发活力

        刘远坤指出:人是乡村最重要的元素,通过六项行动计划的实施,全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大为改善,但农村发展活力不够。除了依托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农村外,大部分乡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民,收入还是以外出打工为主。如何让农民留得住、住得下、有收入,是解决未来空心村、空壳村,激发农村活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解决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的主要途径。美丽乡村创建作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应当是政府主导下农民唱主角的运行机制,要通过宣传进行发动,让广大农民知晓为什么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如何开展美丽乡村创建,转变他们的观念,变政府“要我建”为农民“我要建”。充分发挥农民智慧,积极为美丽乡村建言献策,让农民真正“”起来、自己干,防止“政府干、群众看”的包揽现象。要重视对农民的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相匹配,增强农村发展动力。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民生工程,也是贵州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的关键所在。对此,刘远坤强调: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深入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丰富“富、学、乐、美”内涵,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百村大战”,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为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有机统一继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