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梁群:“引凤入巢”归根结底是文化问题

29.06.2014  03:22

嘉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群回答记者提问。 摄影:郑青莹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付希娟): 6月27日晚,以“幸福回‘嘉’,共筑梦想”为主题的嘉兴市第一届浙(禾)商大会召开前夜,嘉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群抽空就嘉兴的首届浙(禾)商大会的筹备以及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工作的各方面情况,接受了国内及省内记者的群访。

今年是浙江省实施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工作第三个年头,嘉兴在前两年的浙商招引回归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通过上门招商,点对点招商等相关工作,积聚了一大笔浙(禾)商资源,即将召开的首届嘉兴浙禾商大会就邀请了近400海内外浙(禾)商代表汇聚一堂,可以说,这场准备时间长达半年的大会,是近三年工作的一个成果性大会。它与嘉兴政府服务环境的打造紧密相关。当记者问及嘉兴服务环境打造的秘诀在哪里?梁群认为,企业能否招引来、是否留得住,归根结底是个文化的问题、是人文关怀的问题,“嘉兴是马家浜文化发源地,崇文厚德,嘉兴的官员包括企业家都有浓厚的书生气,这是嘉兴的人文基础造就的。这也为政府如何服务和呵护企业奠定了基础。”梁群表示,“接下来我们还要打造诚信政府、法制政府,进一步关爱企业的发展,这是我们的特色品牌,更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首届浙(禾)商大会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同时又是新一轮浙商招引工作的序幕。据悉,大会后所有获邀企业家将分赴嘉兴各区县及开发区进行参观考察和项目了解。未来嘉兴将如何开展新一轮的浙商回归工作,也成为记者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对此,梁群提出关键点还在于政府服务环境的改善以及产业特色的打造上,“政策层面上,全省各市都差不多,而政府服务环境的打造则是最大的招商政策,对安商,富商,亲商则会产生长远的影响;另外,嘉兴传统的产业特点与新型产业发展导向有所不同,引进过程中我们更关注自身所需产业的引进,今后将对这些符合嘉兴产业特色的项目在政策上进行点对点的扶持。

交谈中,记者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嘉兴广开大门、招大引强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能清晰看到嘉兴在加快发展中秉持的理性与务实。采访中,梁群不仅向记者们介绍了嘉兴重点关注的特色产业,如海洋经济、高端服务业、以及原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他还详细分析了嘉兴发展面临的瓶颈,如在外禾(嘉兴简称)籍客商数量少、发展空间制约大等短板。最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梁群把嘉兴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视为潜在的短板。他解释说,嘉兴处在长三角中心位置,即可以产生中心的积聚效应,也可能产生中心的“过路效应”,紧靠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杭州和上海,面临的竞争压力随之增强,如何做好流入或流过嘉兴的“人才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截留工作,这需要花大力气做好。“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是大树底下不长草,必须辩证看待我们的区位优势。

理性看待优、劣势,目的是为了刚好发挥优势、克服劣势。面对发展中的短板问题,嘉兴市政府也早已找到解决之道。梁群表示,克服短板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更好地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把外来的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截留在嘉兴;二是多谋划客商感兴趣的、具有前瞻性和导向性的产业,而且要坚决抓落地;第三,要在土地空间制约上进行创新,切实推进“亩产论英雄”,“二退二进”,把仅有的空间整合好,为招引来的企业和产业腾出空间。

有引进来的,就有腾出去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衡量政府工作中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梁群指出,嘉兴在引回来的过程中,更要有一种全球的视野和胸怀,他认为,在回归的过程中,要鼓励地方企业走出去发展,因为资本的流动带有很强的逐利性,政府不可能限制的了,哪里有利,资本就流向哪里,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家乡最美好,但是外面的天空更美丽!所以在招引的同时,我们同样鼓励嘉兴本地的企业到适合它的土壤去发展。

近一个小时的群访,在大信息量的交流中很快过去。群访结束后,梁群副市长又匆匆走进正在布置的会场,为第二天将要召开的嘉兴浙禾商大会做最后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