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321”措施打造“四为干部”

12.06.2015  19:31

想作为 能作为 敢作为 有作为

——安顺“321”措施打造“四为干部

    近年来,安顺围绕打造“想作为、能作为、敢作为、有作为”的干部,推出“321”举措(即抓好3支队伍、用好2个杠杆、实现1个目标)。一把手“”措施,各部门“”整改清单,驻村干部“”民情日记,在安顺已成常态。

    三支队伍各有担当 肩上有责心中有民

    陈应武,2013年通过人才引进,从江苏无锡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来到安顺担任市投促局局长。期间,他利用自身优势,以小分队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开展全方位推介活动。截至去年底,安顺市累计上报签约项目1530个,协议引资总额3352.88亿元,累计到位2072.24亿元,同比增长31.99%。

    招商引资的成功是引智爱才的硕果,助农致富则是驻村干部的担当。

    自2011年起就在关岭莲花村驻村的周齐兵,至今为莲花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达7000万元,带动村里发展2600亩李子、4000亩火龙果,人均达2.5亩。预计到2016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

    一把手是“领头羊”,驻村干部是“工程队”,人才队伍是“智囊团”。在干部管理工作中,安顺市对这三支队伍“情有独钟”:结合届中考核,对市直部门、县区一把手进行任期述评、实绩分析,让他们管好自己、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结合人才强市战略,2013年至今,共引进各类人才4378名,其中博士39名,硕士261名,高级职称57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占全市高层次人才总量的35%;结合“四千工程”,共派出1007名一把手担任1007个行政村“第一书记”,全市19737名党员干部与24454户(74945人)结成帮扶对子,解决实际困难问题7300多个。

    两个杠杆“”与“” 既“讲规矩”也“动感情

    干部干得好不好,能干不能干,大家说了算。

    2013年,安顺市组织开展了对部门和县区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进行作风测评,对10余名县级干部进行调整,对30余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谈话提醒……自此,安顺连续3年开展干部作风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运用到干部管理工作,初步探索出以年度作风测评促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测出好作风,评出新导向。

    通过“”让不为之人“坐不住”,通过“”让能为之人“干起来”。这是安顺市从严管理干部的2个杠杆。在严管的同时,安顺市树立向基层、向边远地区、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的鲜明导向。

    距离紫云县城57公里的坝羊乡,7个行政村实施了“一园一堂”工程,“村级食堂”和“同步小康菜园”解决了“肚子”问题,让干部“蹲得下”“干得好”,确保了村民每天都找得到人、办得了事……

    结合工资制度改革和规范地方津补贴实际,安顺市专门出台文件:从今年1月起,对扶贫开发重点乡镇的干部职工进行补贴,一类扶贫开发重点乡镇每人每月500元;二类扶贫开发重点乡镇每人每月300元;三类扶贫开发重点乡镇每人每月200元。同时在乡镇推动“小食堂、小澡堂、小图书馆、小运动场”等“四小”建设。

    “管要立规矩、讲纪律,励要动感情、合常理,才能既让干部不敢不为,又让干部自觉作为。”安顺不少干部群众满意地表示。

    一个目标同步小康 “四为干部”同心赶超

    紧紧围绕提速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总目标,全市广大干部转变作风,主动作为,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激发新的发展活力。从严管理干部,组织用心、干部自觉、党委放心、群众满意。通过严管、严训、严选、严查,安顺市努力锻造一支既一心干事又一身干净的党员干部队伍。

    严管: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防止“为官不为”。

    严训:2013年以来,学习培训30000余人次,只见学子不见官;观摩交流,不看风景只谈发展;警示教育,知耻知法知敬畏,深知“为官不易”。

    严选:重品格、重一线、重口碑、重实绩,在全市范围内统筹交流、竞争性选拔,防止“带病提拔”。

    严查:着眼官员个人事项报告、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呈现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高压态势。

    如今,安顺市已形成全面从严管理干部新常态。(吴爱民 李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