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委常规巡视组完成今年第一轮 3个州(县)“回头看”巡视反馈

29.07.2015  11:23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29日电 据贵州省纪委监察厅网站消息:根据贵州省委统一部署,3月17日至6月20日,省委常规巡视组分别对黔南州、黔西南州和开阳县进行了“回头看”巡视,重点对3个州(县)2013年巡视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两个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难以发现的问题再发现,对尚未深入了解的再了解,对整改不到位的推动再整改,持续形成再威慑。

    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了“回头看”巡视情况汇报,同意巡视组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并提出再整改要求。2015年7月6日至13日,省委常规巡视组陆续向3个州(县)反馈“回头看”巡视情况。

    从“回头看”巡视情况看来,3个州(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还存在一定差距,主体责任压力传导不够,落实层层递减,责任划分不明确,监督工作不力,考核机制不具体。基层纪检组织“三转”不彻底,部分纪检干部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情况,监督意识和执纪意识有待加强,对违纪问题处理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被巡视3个州(县)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不严,“四风”问题时有发生。“文山会海”现象尚未刹住,会议、文件、检查、考核较多较频繁;公款旅游、公车私用、违规收送礼金礼品、违规操办酒席依然严重;违规发放津补贴依然存在,有的巧立名目设置奖项,滥发奖金,有的变相谋取福利。

    同时,巡视组还指出,被巡视3个州(县)在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不严,廉政风险突出。有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直接插手工程建设项目,通过亲属、特定关系人与商人勾结,围标、串标,非法获取建设项目,涉嫌存在利益输送。对惠民资金和政策落实监管不力,有的党员干部为政不廉,吃拿卡要、虚报冒领、贪污受贿。

    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巡视组指出,个别被巡视地区调整干部缺乏科学规划,有的县市党委、政府班子及部门主要领导调整频率过高,严重影响了工作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个别地区存在混编混岗问题,个别干部存在带病提拔使用问题。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兼职清理不够彻底。有的破格提拔干部任意设置任职资格条件,指向性过于明确;干部队伍结构不够优化,干部储备不足特别是年轻干部、女性干部储备不足。

    据了解,巡视组将收到的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按有关规定转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和相关单位处理。

    巡视组指出,被巡视州(县)党委要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责任,把“两个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到实处。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抓紧梳理巡视检查反馈意见,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抓好巡视反馈的整改工作,着力解决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行为,严肃查处不收手、不收敛的行为。要严格规范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强化监督,促进决策科学化。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选拔和日常监管,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巡视组要求,各被巡视州(县)党委要严格按照省委要求,高度重视巡视反馈意见,对指出的问题和意见要认真研究分析,明确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巡视整改情况在两个月内向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反馈意见和整改情况以适当形式在内部进行通报,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监督检查。

    被巡视州(县)党委负责人一致表示,将严格对照巡视反馈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每一个问题、每一种情况的整改落实目标、具体措施、时限要求,确保整改到位、见到实效。同时,把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整改促创新,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