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那年高考 

17.06.2014  13:32

 博士与考生们一起交流。

    博士夫妻回访母校。

    卫城中学高考前的开放课堂。

    曾顺徽在中山大学校园。

    林梦兰和同学们在操场上复习。

本文作者郎万华(左)采访兴中村私塾。

     视点导语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然落幕,十年苦读的学子们,终于可以放下沉重的包袱,释放自己的心情,在自己人生的转折点静静等待……

    高考虽然是一次大洗牌,但并不是追求理想的唯一方式。当然,能考上心仪的大学,进一步深造,找到准确的人生坐标,那是最好不过的事。

    但竞争是残酷的,也是公平的,成败历来就是一对欢喜冤家。未来,命运依旧在自己手中。人生的高考无处不在,只要肯努力,就能在一次次的人生大考中,一次次闯关夺碍,一次次赢取鲜红的“录取通知书”!

    高考是什么?在考生眼里,是夜以继日挑灯夜战,是惶恐不安心力交瘁;是出人头地的机会,抑或是坠入深渊的开始。在家长眼里,高考是坐卧不宁虔诚祈祷,是光宗耀祖的急切期待……

    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一大早,就读于清镇市卫城中学高三(4)班的林梦兰和众多考生一样,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考场门口。妈妈强作镇定安慰女儿:“好好考,别紧张,只要发挥正常就行。”林梦兰看出妈妈的担心,反过来安慰妈妈:“没事的,不就是在这两天做一套试卷而已嘛!”说完向妈妈挥了挥手,转身牵着同学的手笑嘻嘻走进考场大门。旁边的家长忍不住夸奖说:“这个孩子真懂事,要是我闺女心态也这么好就好了。”梦兰的母亲回答道:“这几个月她本来很紧张的,前几天她们学校请到两个博士,针对高考问题和她们推心置腹谈了一个下午,回来后她的心态就平和多了。

     林梦兰:

    高考是人生的第一份试卷

    家住卫城镇东门村的林梦兰,学习一直很刻苦。由于家庭贫寒,懂事的梦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毅然放弃了条件更好的清镇一中,选择就近的卫城中学。

    随着高考临近,林梦兰也像别的同学一样偶尔会紧张甚至变得浮躁。每次适应性考试,她的成绩总有一些起伏,这让她对自己考上心目中大学多了一些不确定因素。6月1日恰逢周日,第二天又是端午节。学校给同学们放了假,林梦兰就在家里自习。下午三点左右,林梦兰妈妈接到学校覃老师电话,要梦兰去学校一趟。

    来到学校,林梦兰见不少同学也在。覃老师把大家带到操场的树荫下,边走边说:“马上就要高考了,我们特地请了两位博士与大家交流,以便有一个好的心态迎接高考。这位是从我们卫城镇克乃村走出去的曾顺岗博士,那位是他的夫人安顺学院的韩淑娟老师。”覃老师的话音一落,大家欢呼雀跃起来,立即向两位博士抛出一大堆问题,希望能解燃眉之急。

    “两位老师,你们觉得我们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谁容易实现理想?”学生雷发芝问。

    “有能力实现理想的人很多,但有毅力实现理想的人并不多。城里人的基础相对要好一些,我们农村人基础略差一筹,但我们的智商并不比别人差,而且我们还有个优点就是能够吃苦耐劳。”曾顺岗向大家说出自己的理解。

    “老师,我们贵州学生走出去会不会因基础差而抬不起头啊?”焦兵问。

    “我们贵州学生很聪明,可能进校的时候基础略差一些,但只要努力,两三年后就会超过其他同学了。”曾顺岗讲述了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他身边同学的故事。

    “我们总是怕考不好,但往往是越怕考不好就越考不好,我们该怎么办?”林梦兰和唐丽说出了心中一直没有能够说出的问题。

    “高考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就是在那两天集中做一套试卷而已嘛!高中三年,做的试卷还少吗?那又何必去计较是哪一天做的试卷得多少分呢!”曾顺岗的这一句话,让同学们一下子豁然开朗。当天,即将参加高考的几位考生与两位博士交流了三个多小时仍不愿回去。

    晚上,躺在床上的林梦兰想:是啊,高考只是人生的第一场考试,今后要面临的各式各样考试还很多呢。曾老师说得好,高考不就是做一套试卷吗,没必要紧张吧!这样一想,她觉得全身轻松自如了许多,当晚睡了一个高三以来最难得的安稳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