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疗愈落地贵阳 让植物成为治愈情绪的“医生”

29.08.2015  12:05

  园艺疗愈课程打开了老人的心扉。

    你有想过植物也可以当上“医生”,“治愈”人的情绪吗?日前,在贵阳市乌当区举办的一场园艺疗愈与老年服务交流会上,20余位老人一面摆弄花草,一面分享自己的往事。伴随着欢笑声和叹息声,植物“医生”引出了一段又一段尘封往事,任由老人将它们娓娓道出。

    园艺疗愈的简单定义是:通过园艺活动达到治疗效果。也就是借由运用植物和园艺材料接触自然环境,从而疏解压力、复健心灵。目前,园艺疗法运用在一般疗育和复检医学方面都有运用,例如精神病院、教养机构、老人和儿童中心、医疗院所或社区。

    “植物可以成为对生命进程有积极作用的客体。它们是新的生命和活力的象征,会内化成为人类生命的一部分,帮助大家更好地往前走。”园艺治疗师冯婉仪说。

    公益组织牵线

    园艺疗愈落地贵阳

    “我爸爸生前很喜欢菊花,它代表着高洁的品格。在文革时期的磨难中,我父亲就是用菊花来自勉自励的。”交流会上,一位年过70的老人手持菊花。当往事涌上心头,他忍不住流下眼泪。

    此次交流会是贵阳在园艺疗愈领域进行的首次尝试,来自香港园艺治疗协会的三位园艺治疗师为老人们进行讲解和辅导。“园艺活动是以植物为本,看重植物生长过程;而园艺疗愈则以人为本,更看重参与过程。园艺治疗师会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和带领。”主讲老师冯婉仪说。

    目前,园艺疗愈在欧美、日韩、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卫生医疗机构开展较好,但在中国内陆知晓度不高。研究发现,园艺疗愈能降减缓心跳速度、改善情绪、减轻疼痛,对病人和特需人群康复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了解到园艺疗愈对治疗疾病的作用后,乌当区生态农耕市集发展中心萌生了将园艺疗愈引进贵阳的想法。

    “据我们了解,目前贵阳有57万多名老年人,其中有将近三分之一属于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困难老人。预计到2020年,贵阳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70万人。”提到这组数字,农耕市集负责人杨焱有些担忧,“参加交流会的还有空巢老人和困难老人的亲属,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想了解怎么照顾好老人,让他们的情绪平静、心灵安稳。

    如何让老人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得到更多心灵上的抚慰,成了杨焱的心头事。

    园艺疗愈情绪

    让心灵“老有所依

    “将园艺疗愈引进贵州,借助植物来让老年人在心灵上老有所依,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新方式。”本着这样的目的,乌当区农耕市集通过社区伙伴公益组织的牵线搭桥,与香港园艺治疗协会取得了联系。目前,乌当区农耕市集专门做园艺疗愈的团队有四个人,杨焱是牵头人,也是唯一一个赴台湾学习考试、取得园艺治疗师资格的人。

    杨焱坦言,与园艺疗愈结缘是在关爱父母的过程中获得的灵感。“父亲退休了,闲下来有点不适应,我就在自己院子里种蔬菜和花草。这一开始种菜,不仅让父母有了寄托和依靠,邻居也经常来家里串门,邻里关系更好了。”后来,杨焱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园艺疗愈。

    本周二,贵阳的园艺疗愈课程已经开课,团队初步设计一周开课两次,边开课边探索更适合本土的疗愈方式。由于园艺疗愈会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来进行课程设置,所以课程最短为八周左右。“考虑到老年人对QQ、微信等现代社交工具运用不多,我们团队成员通过在社区张贴广告、走进社区邀请的方式进行宣传,目前已经有近三十位老人参加课程,这也能帮助老年人互相交流和交友。”杨焱说。

    由于园艺疗愈起源于欧美,因此现在所用的教材多以欧美为范本,但港台都在逐步探讨如何将载体本土化,即让本地植物融入课堂。在杨焱的邀请下,贵州民族植物学家杨学硕决定协助团队开发工具和教学材料。

    对杨焱和她新成立的团队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团队建设。“园艺治疗师必须要经过园艺治疗专业训练,才能开展治疗服务,团队的其他成员预计明年去台湾参加园艺治疗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