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殊困难家庭就医 未成年子女“六优先”

03.03.2016  11:24

    近日,贵州省卫计委制定出台全省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措施。措施中要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开通“绿色通道”,为计生特殊家庭成员中未成年子女提供医疗便利,凭证件享受“六优先”,即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化验、优先检查、优先住院、优先取药。

    措施提出,全省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医疗服务,做好本辖区急、重、危、伤、病儿童的医疗救治。对无法查明年份等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所发生的急救费用,按照《贵州省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黔卫发〔2014〕13号)有关要求办理。

    同时,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医疗机构要对0—6岁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特殊的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儿童生长发育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对儿童监护人进行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科学指导。

    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充分运用新农合大病统筹及保险政策,做好农村儿童“两病”(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尿道下裂、儿童苯丙酮尿症、儿童血友病A等重大疾病的免费救治。

    加大免疫规划和疫苗接种工作力度,确保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同等享有免疫规划服务的权利,常规免疫疫苗接种率在90%以上。

    同时要求,县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对计生特殊家庭成员中未成年子女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自筹部分全额代缴,资金由县级财政承担。县、乡两级建立定期走访慰问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制度,利用节假日、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学校、社区(村寨),了解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健康状况,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

    此外,措施还提出,联合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全省广泛深入开展“幸福守望——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双千万计划”、“关怀关爱流动人口”等便民服务和公益活动。

    在留守儿童较集中的中小学、村(居、社区),创办“幸福守望乐园”,建立亲情服务室。为毕节市和威宁县配备1千套亲情视频设备和2千个爱心药箱等,保证留守儿童能通过电话或网络视频经常性与父母联系,同时为留守儿童提供非处方常用药品;招募万名以上卫生计生、计生协干部、会员和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成爱心帮扶对子;向5万名留守儿童赠送5万张动漫急救手机软件卡,为留守儿童普及急救知识,加强安全防护意识教育。(记者 王迪)

[责任编辑: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