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为贵州民族文化发展建言

25.09.2015  19:31

民族文化发展贵安国际论坛举行

国内外专家为贵州民族文化发展建言

  昨日,在民族文化发展贵安国际论坛的《从冲突到共生》主题的演讲讨论会上,围绕文化遗存挖掘、保护和传承等,从而探索致富于民的旅游经济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就贵州和当下的民族文化发展做了精彩讨论并建言献策。

  “贵州的好山好水好空气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让游人赞不绝口和难以忘怀。这是贵州的优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少将陈士富在第一个主题演讲中这样直言。作为地道的贵州安顺人,陈士富说,虽然离开家乡已有许多年,但是家乡贵安新区的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心里非常高兴。同时,就家乡的民族文化发展提出了个人观点。他认为,要发展好区域经济关键是发挥区位优势助推,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其中,好的人文环境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上意义重大。

  他说,丰富资源,山好水好空气好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这是贵州的优势。而要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光靠自然风光不行,必须有好的人文环境。因此,贵州重视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是正确选择。

  陈士富表示,贵州是多民族省份,民族民间文化独具特色、丰富多彩。推进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正确路径,一是要培育好发展载体和平台。二是要按照精品工程、形象工程、品牌工程标准来培育打造,努力提高品位和档次。三是要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民族民间文化不能只靠民间来做,不能只靠少数人去做。党委政府企业要积极去引领、真心去帮扶。要加大政策支持、人财物帮扶和宣传造势。”陈士富说。此外,陈士富还提出了在推进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发展需要注意坚持先进性方向、贵在扎实有效和坚持“德艺双馨”三个问题。

  来自德国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服装设计学院前院长佛郎兹·克鲁格先生,则从本国的民族文化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他的演讲《From Conflict to Con-sent—Design as an drivingforceforcooperation 》(从冲突到共生—设计是协作的驱动力)中,他认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就像一棵树木,需要不断吸取养分,才能长得越来越好。而树木则象征了一种美好的事物。民族文化发展中,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好的设计才能促进那些融入民族元素的事物变得更加美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邱世鸿则认为,任何地域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都面临着双重效果:机遇与挑战并存。贵州民族产业与民族文化也不例外。

  为此,邱世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贵州是少数民族文化发达,与汉族文化互补,应该注意全面性宣传。如“天堡文化”、涉及到贵州与南京文化的融合。但有时候过分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忽略了汉族文化,如对苗族歌星的过分宣传,而忘记了汉文化之博大,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优势,有时候造成贵州的文化的偏颇性、狭窄观念。其次,贵州还要突出高原独特性。避暑文化、山水文化、美酒文化、饮食文化等带来的相应产业的发展,这些都是贵州独特的高原文化,应重点突出。“还有实现资源的转换。”邱世鸿说,这是贵州最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此外,邱世鸿还就贵州民族产业需要民族文化的支撑做了产业创意必须从贵州文化特色出发、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工艺品的交流和发挥高校的带动作用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