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训中感受民族手工艺

19.10.2015  11:29

  “大家在剪纸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折纸和动手剪是相辅相成的……”日前,记者在全省民族民间文化(民间工艺)进课堂师资培训班实训课上看到,黔西县非遗传承人、全国倡廉剪纸大赛“金剪刀奖”获得者岳红霞老师正在为学员们传授民族剪纸技法。

  自10月12日全省民族民间文化(民间工艺)进课堂师资培训班开班以来,在省民宗委、省教育厅、省内高校的专家为来自全省各地的50多名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者讲解了民族文化理论知识后,教学进入到实训课阶段。民族剪纸实训操作课上,岳红霞老师除了讲授一些民族剪纸艺术的背景知识,更多的是让学员们动手制作。通过她的现场讲解,学员们迅速掌握了民族剪纸的技巧和意义,大家纷纷剪出了自己的作品,亲身感受到了民族剪纸的魅力,很多学员都是第一次完成自己的剪纸作品。“之前在学校都是教学生课本上的内容,对蜡染、刺绣、剪纸这些民族特色的工艺没有涉及,参加这次培训学到了很多民族工艺的技术,迫不及待回去跟学生们分享。”来自册亨县冗度小学的美术教师韦国庆说。

  学员中,来自福泉市牛场镇友谊小学的美术老师谢明英完成剪纸的速度最快,她告诉记者,自2010年开始,福泉市牛场镇友谊小学便以大课间、少年宫、社团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特色剪纸活动,使剪纸这项民族工艺在学校里得到广泛传播,学校还因此在2015年获得全省校园文化的一等奖。

  “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仅是一种技法,更是文化的传承。在学生时期就开展民间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是很有意义的。”岳红霞告诉记者,“此次培训的学员态度都很积极,他们在这几天初步接触传统工艺后,下去会更深入的去了解,回到学校后能够将这些技艺传授给他们的学生,这样能使这些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得到更大的传播。”

  学员们纷纷表示,参加此次培训对自身在教学中开展民族文化传播意义重大,希望将所学的剪纸、蜡染、刺绣这些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传统手艺融入到自身的教学中,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感受民族工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