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湖北省恩施州召开----贵州省扶贫办总农艺师杨小翔在会上做交流发言

16.12.2014  12:48

 12月6日,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出席会议并讲话,湖北省政府副省长甘荣坤致辞并介绍湖北旅游扶贫工作经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主持会议,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出席。全国24个省市区旅游和扶贫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出席会议,湖北、重庆、贵州等省市代表作交流发言。

旅游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新时期扶贫开发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及《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到2015年扶持约2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到2020年,支持6000多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今年10月17日全国首个“扶贫日”活动期间,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商定共同开展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2015年选择500个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旅游扶贫试点,实施整村推进和多方支持,帮助具有条件发展旅游业的贫困村完善基础设施项目、开发乡村旅游富民项目、培训旅游扶贫带头人,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致富,为全面开展旅游扶贫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这次座谈会即旨在落实该项工作,为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好基、探好路。

刘永富在会上介绍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旅游扶贫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他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扶贫开发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推动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扶贫,能够打造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贫困群众新的增收渠道,提升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扶贫系统要加强与旅游部门合作,认识把握旅游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旅游产业对调结构、惠民生的集聚功能和平台作用,积极推动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

刘永富强调,搞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必须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组织领导。要把规划设计作为头等重要的事抓好。要做好试点村选择,关键是形成好的、可推广的发展模式。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大力推进试点村整村推进工程,优先解决试点村接待设施和接待能力不足等问题。要搞好带头人培训,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切实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会上,贵州省扶贫办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杨小翔作了交流发言。他指出,贵州结合中办发[2013]25号文件和国发[2014]31号的部署,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第一民生工程”,坚持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全省“五张名片”之一,着力奏响乡村旅游和扶贫富民二重唱,有效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经过20多年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等国家部委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在上海、广州、杭州、苏州、青岛、深圳、大连、宁波等对口帮扶城市和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贵州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迈上了新台阶。他还介绍,贵州近年来,按照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原则,牢记“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和100个旅游示范点建设,依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配套带动,涌现出以遵义娄山关、荔波县小七孔、雷山县西江苗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贵州乡村旅游扶贫,重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对贫困群众的精准扶持。一是安排专项资金。省委、省政府明确,从2011年起,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到2015年形成10个以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市、县两级示范区各达20个和100个。三年来,我省共投入乡村旅游扶贫专项资金3.87亿元,批复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250个,项目共覆盖82个县(市、区)201个乡镇238个村,通过旅游扶贫有效减少贫困人口56万人以上。二是实行竞争立项。为有效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和提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我们对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都实行省级竞争立项,由各县根据当年扶贫项目申报指南,由县领导到省进行公开陈述,专家现场评审,按得分高低现场确定立项,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起到了很好作用。同时,根据中办发[2013]25号文件要求,我省已从今年起将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省级主要负责项目监管以更好地调动基层的积极性。

全国24个省市区旅游和扶贫部门负责人、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开发银行的代表及有关专家参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深入恩施大峡谷、枫香坡侗寨、土家女儿城等地考察了旅游扶贫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