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会专家团到铜仁市开展考察调研

15.06.2017  01:15

6月9日至11日,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会会长陈安泽,秘书长王艳君等专家团一行24人对铜仁市思南地质公园和梵净山开展考察调研。


   

 

为切实加强铜仁市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强势推进地质科研科普工作,唱响“多彩贵州风、山地公园省”的主旋律,着力打造我市“一区五地”建设,扩大我市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我市决定在今年10月举办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2届年会暨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国际学术研讨会。应铜仁市国土资源局邀请,陈安泽老师一行冒着酷暑,实地考察调研了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乌江峡谷地貌、黑河峡天生桥、长坝喀斯特石林及梵净山回香评枕状玄武岩等地质遗迹点。考察结束后,专家团与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座谈。市委书记陈昌旭,副市长胡洪成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陈安泽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考察成果,对考察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说明,同时指出,我市地学旅游资源丰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程度令人感动,地质公园建设成绩突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今年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将联合颁布《国家地学旅游发展纲要》,中国地学会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地学旅游联盟的专家学者参与指导,发表《地学旅游发展铜仁宣言》,把学会的32届年会开成新型地学旅游发展誓师大会,支持铜仁市再建2至3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世界地质公园,8至10个省级地质公园,打造“铜仁地质公园市”、“全国地学旅游示范区”,为铜仁旅游产业的发展插上“科学的翅膀”。

  省地矿局周琦总工、省地调院王敏博士指出,思南国家地质公园喀斯特地貌对研究乌江峡谷的形成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梵净山枕状玄武岩、陡倾角岩层、金顶角度不整合、蘑菇石的绢云板岩和粉砂质板岩组合等地质遗迹点揭示了8.1至8.7亿年的地球演变历史,见证沧海变桑田的变迁,形成独特的地貌类型,其典型性和稀有性具有世界意义,建议进行深入研究和保护,在地学领域创建“梵净山地貌”。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研究所研究员陈伟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估专家张远海、台湾大学教授李寄嵎指出,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地质遗迹资源,推进科普与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要求是具有明确的边界和区域完整性,设置对应的机构实施有效管理,思南国家地质公园联合梵净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具备较好的资源禀赋等基础条件,建议对地学资源进行进一步对比研究,论证其世界意义和代表性;二是提升干部群众爱护和保护资源意识;三是对照申报指南查缺补漏,有序推进申报工作。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曾克峰对前期世界地质公园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作了汇报,提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成立专门机构和队伍配合协作,强势推进,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成立申报世界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同时,成都理工大学教授马治鸾、贵州省地质学会旅游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陈跃康等专家均对铜仁地学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见解。



        陈昌旭书记听取专家发言后,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激,陈昌旭指出,铜仁正在按照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大扶贫战略,创建“一区五地”建设,专家团的到来,为我市文化旅游圣地的建设提供强大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举全市之力,全力以赴,开展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把铜仁建设成地质公园市,地学旅游先行示范区。陈昌旭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把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作为全市头等大事来抓,由市国土局提出申报组织机构和经费预算方案,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负总责,市委副书记和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副市长具体抓,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开展各项工作,强化责任分工,明确工作时序;二是要高标准开好中国地质学会32届年会暨铜仁市地质公园国际学术研讨会,务求提高会议层次、扩大影响,会议主会场由思南改到铜仁市城区召开,市国土资源局、思南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抓紧做好会前各项准备工作,特别要做好发表《地学旅游发展铜仁宣言》的前期准备工作,把会议开成全国乃至世界地学旅游界的盛会,进军新型地学旅游发展誓师大会;三是要加强科研工作,相关部门要邀请专家学者对乌江喀斯特地貌和梵净山地貌进一步研究,尤其要深入挖掘梵净山地貌科学内涵和科普意义,在地学界、旅游界创建出“梵净山地貌”这一新名词,论证为全球同类型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

        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大权主持座谈会,市旅发委、思南县人民政府、江口县人民政府、梵管委、思南地质公园管理局、万山国家矿山公园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