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生活垃圾怎么处理 一个废弃奶盒的“旅行”

03.12.2014  11:55

  跟着空奶盒去“旅行

    日前召开的全市垃圾处理工作专题会上传出消息:随着城市发展,贵阳的生活垃圾“产量”正以8%的速度逐年递增。对于绝大多数市民而言,我们和垃圾的“交情”都在“扔掉”后终止,但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被我们扔掉的垃圾,到底去了哪里?

    处理垃圾是个技术活儿。为了让大家弄清垃圾处理的整个流程,本期周刊策划了这样一个选题——请您跟随一只空奶盒去旅行,看看它在与您“道别”之后,会经历哪些奇遇。

    看过了空奶盒的漫游奇遇,再来关注一下专“”扬尘污染的“千里眼”。目前,这样的视频监控“千里眼”已在我市部分工地“上岗”。车辆带泥上路、施工时PM2.5超标?这些有损环境的现象,全都逃不过摄像头的“法眼”。周刊编辑部

    11月30日早上8点,我在云岩区中天花园“诞生”了。家里小主人喝完早餐奶,顺手把我扔在了一个四周全黑的小房子里——后来我才知道,人类管这个房子叫垃圾袋——这是我的第一个家。我不知道未来的旅程会是什么样,只能闭目养神,因为整个黑黑的房子里,只有我一个人。

    初次旅行——

    从垃圾桶转战集装车,认识了很多小伙伴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醒来发现,房子里多了很多不速之客。房子变得越来越挤,我原本方正的身体也被小伙伴们给挤扁了些。

    大概在早上9:30,我发现自己跟随垃圾袋一起腾空而起。没多久,我搬到了位于角落里的新家——一座蓝色的巨大房子里面,它的名字叫做“喇叭形开口蓝色圆柱垃圾桶”。这里已经住了很多跟我一样的小伙伴,看到他们,我真开心啊。虽然他们身上都带着股味道,脸上也不干净,我还是热情地拥抱了他们。

    在这个新家待得有点久,从天亮到天黑。大概在12月1日凌晨3点半时,我和小伙伴们乘上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交通工具——垃圾小板车,车壁上还留有一两个上一班次的“乘客”。上车后,司机大叔对着我们使劲挥舞了几下铁锹,我和小伙伴们就抱得更紧了。

    与此同时,一部分小伙伴被带上了另一辆车,准备去往一个叫做回收处理站的地方。听说他们要去见更大的世面,通过回收再利用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时候大概是在凌晨4点左右。

    4:11,小板车已被挤得满满当当,我们经过了一段旅程后,又换了一个交通工具——液压式集装箱车。听有文化的“老人”讲,之前他们还坐过散装斗篷车,相比起来,液压式集装箱车更大、更豪华。

     再次旅行——

     在中转站见识高科技,“洗澡”+“抱团

    4:26,我们进入了冒沙井垃圾中转站。刚刚到这里,我就被好多“高科技”给震惊了!这边有一个1米见方的钢板洞,两边竖立着四根管子,在顶端还有一大块钢板,看起来很重的样子,这个体系叫做垂直式垃圾压缩机。在不久的将来,听说还会有水平式垃圾压缩机出现呢。

    毫无疑问的,我首先进入了这个钢板洞。立着的四根管子喷出了很多液体,一开始是自来水,意思好像是要给我们洗洗澡、降降尘;然后喷出来的是生物复合剂,整个世界都清爽了,后来才知道这其实就是除臭剂,跟人类洗澡用的沐浴乳一样;之后,还有其他消毒液逐步消洒。多亏了这个全自动的喷洒装置,让我们每半个小时就能享受一次这样的洗浴。

    4:35,随着操作按钮响起,压缩机上头的大块钢板启动了,朝着我和小伙伴们直奔过来。接触到钢板的时候,巨大的压力让我们透不过气来。然后我们被压缩、压缩,十几分钟下来,我从一个早餐奶盒的正常身材,变成了一张报纸的厚度。在钢板洞待了十多分钟后,我和小伙伴们终于融为一体了,人类管我们叫做垃圾块,这样的一个垃圾块足有4吨重。

    6:05,确认我和小伙伴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后,钢板洞开始往上升。离地面大概1米左右时,从身后又开来了一个挡板,把我们推向了一辆液压式集装箱垃圾转运车。

     最终旅程——

     到填埋场安家落户,“重生”成为天然气

    上午7:33,包括我们在内的三四个垃圾块“齐聚一堂”后,液压式集装箱车带着我们开始了新的旅程。

    从冒沙井垃圾中转站出来,下一站是乌当区的高雁垃圾填埋场,我们将在这个占地面积97万平方米的地方安家落户。在这里,我遇到了来自云岩、南明、经开、乌当四城区的小伙伴。平均估算下来,每天从这些地方来的垃圾有260车至300车。

    10:10,我们被卸下车,一个大机器将把我们碾平,新一轮的“洗澡”又来了,对于这些除尘、除臭、消毒的过程,我已经相当熟悉。“老人”对我们说,这将是你们人生中最后一次洗澡,之后你们将被深深埋入大地。

    经过大概半个小时的后期处理,11:00,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牵手走进了高雁垃圾填埋场。泥土就是温暖的被子,我们在泥土底下安睡。

    在这里安家后,有伙伴告诉我,我们聚集在一起后,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度条件下,隔绝空气经微生物发酵,可以产生沼气。这个过程很危险,随时可能发生燃烧,甚至爆炸。但是在工人们熟练地操作下,沼气经过脱水、去硫化氢、脱二氧化碳、增压,会被分解为浓度高达97%——99%的甲烷,最终成为车用燃料和民用天然气。

    最后再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听说,我们的新家——高雁垃圾填埋场现在每天能产约1万立方米天然气,通过罐装储存外运到遵义,作为遵义公交车的燃料。今后,高雁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天然气还会接入管道,成为人们家中的燃料呢。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