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成阵风战机首个国外买主 安全需求或为主因

26.02.2015  05:01

阵风”战机技术现代化程度高,作战性能值得圈点

阵风”战斗机翼展10.90米,机长 15.30米,机高5.34米,机翼面积46平方米。“阵风”战斗机的飞行数据如下:最大平飞速度(高空) M2.0,(低空)1390千米/小时;进场速度213千米/小时。起飞距离(防空)400米、(对地攻击)600米;作战半径(低空入侵,带12颗250千克炸弹,4枚“米卡”空对空导弹,共4300升的3个副油箱)1033千米、(远程空对空截击,带8枚“米卡”空对空导弹,6600升的4个副油箱,高度12200米出航)1759千米,作战巡逻时间超过3小时。

阵风”战斗机选用机身下两侧两个互不干扰的半埋式进气道,飞机的两台发动机能独立工作。机身下两侧进气对机场条件要求不高,可在野战机场使用,但对空中机动作战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转弯时机身两侧进气道进气量相差悬殊,从而导致飞机容易失去平衡。“阵风”偏好接近的前翼和三角主翼,全动鸭式前翼布置在发动机进气道上侧,着陆时可转到90度位置,起减速板作用,减少滑跑距离。中机身切面是V形,可保证大迎角状态下进气流场通畅。全机形状采用翼身融合技术,以减小跨音速飞行时的阻力,和“台风”一样也采用双发单垂尾。

阵风”所用的动力是两台由斯奈克玛公司研制和生产的M88-2发动机,推重比为8.33,静推力和加力推力分别为50千牛和73.3千牛,加力耗油率为1. 80 Kg/ (daN h ),一般耗油率为0.898 Kg/(daN h)。该发动机采用了许多现代化技术,如三维高压压缩机和涡轮叶片、粉末冶金盘和全权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在整个飞行包线上使用不受限制。斯奈克玛公司还在对M88-2进行改进,目的是进一步增加它的使用寿命和减少油耗,大大减少其使用成本,以及改进其低空突防飞行任务的持续性。此外,斯奈克玛公司还在为“阵风”F3研制M88-3增推型发动机,加力推力将达到93千牛,推重比将达到9.5。该发动机将有一个流量更大的新的低压压缩机,一个新的可调静子导流片级,使发动机可在很宽的使用范围内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减少油耗和提供更大的使用灵活性,以适应“阵风”全面多用途的要求。

阵风”战斗机的机载电子系统基本上都是1985年以后发展的,而且是目前最先进的设备,其RBE-2火控雷达是欧洲第一种机载多功能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天线是固定的,不再像机械扫描那样左右上下摆动,其性能远优于“台风”和“鹰狮”的机械扫描雷达。RBE-2雷达在对空状态可发现跟踪数十个目标,测出目标坐标和速度,可自动跟踪8个目标并能同时攻击其中4个目标,这是“台风”和“鹰狮”的机械扫描雷达所望尘莫及的。该雷达最大有效搜索距离150千米(上视)、100千米(下视)。在对地攻击状态下,可完成对目标测距、地图测绘和发射空地导弹等任务。同时,“阵风”战斗机还有一套红外/电视光学瞄准系统,主要用来辅助雷达发现和跟踪空中目标,其红外探测器发现目标最大距离,对战斗机类目标为80千米,对大型目标为130千米;电视的探测距离为45千米。

阵风”采购尘埃落定,“枭龙”出口充满悬念

阵风”战斗机号称全球最高效、最精密、最昂贵的多用途战斗机之一。然而,这种“高大上”的战机除法国空军外一直找不到第二个买家。法国和埃及进行了3个月的洽谈,就敲定了“阵风”战斗机的军售合同,这有着深刻的安全动因。此前,法国试图向韩国、新加坡、摩洛哥、瑞士和巴西推销“阵风”战机,但都不敌其他竞争对手。达索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 特拉皮耶先前说,对法国和印度这一价值超过130亿美元的军售合同“很有信心”。印度有意购买126架“阵风”战机,但这一磋商进展缓慢,历时3年仍没有敲定,因为印度希望部分战机在印度生产,以推动国内制造业。法国同时正在争取来自卡塔尔和马来西亚的订单。特拉皮耶说:“(他们的)心理障碍破除……就我们的形象而言,它将帮我们得到其他国家认可。”

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昂说,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 塞西急需确保“战略咽喉”苏伊士运河的安全,这是推动埃及购买军事装备的主要原因。另外,21名人质遭斩首是埃及又一安全动因。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利比亚分支15日在社交网站发布视频,显示蒙面武装人员处决21名埃及科普特人。埃及次日对利比亚境内的“伊斯兰国”目标发起空袭,决意报复。事件发生后,埃及总统塞西与法国总统弗朗索瓦 奥朗德通电话,讨论了利比亚的安全形势,呼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召开会议,并敦促国际社会采取“新措施”应对威胁。法国总统办公室15日发表声明说:“总统奥朗德对‘伊斯兰国’在利比亚的扩张表示担忧,同时提醒法国和盟友坚定打击这一组织的决心。

埃及从法国手中购买“阵风”战斗机,无疑使“枭龙”战机向中东国家的出口面临悬念。据媒体2014年11月报道,由巴基斯坦空军和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联合组成的销售团队,正与其他10个国家就出售JF-17/FC-1“枭龙”战斗机进行深度谈判,其中一个“身份未明的中东国家”正与中巴联合销售团队进行最后的关键性谈判,如果谈判成功,这将是“枭龙”战机的首笔除巴基斯坦以外的国外订单。有消息人士称,这一“身份未明的中东国家”是埃及。其实,早在2010年3月,《简氏防务周刊》就报道称,埃及与巴基斯坦正在谈判,希望联合生产“枭龙”战斗机。同时,埃及还希望能够引进“枭龙”战斗机的生产线,自行生产该型号的战斗机。“枭龙”战斗机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1991年开始研发,巴基斯坦1995年加入该项目。2009年11月24日,第一架在巴基斯坦制造的“枭龙”战斗机正式下线。当时,虽然埃及购买战斗机的数量尚未确定,但埃及方面却暗示至少将会在本国制造48架“枭龙”式战斗机。(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