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80辆城市低碳配送车上路 解一环内配送难题

11.06.2014  09:02

  制图:冉婧宇

   绿色崛起

    近日通过国家六部门批复的《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其中,与贵阳相关的举措有24项。

    贵阳要借力《方案》实现绿色崛起,需要全社会持之以恒的努力。例如,试水低碳时代的城市物流配送,利用水泥厂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或者,试着去关心空气、水源和绿地,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从细节做起。

    昨日,贵阳第二批共80辆城市低碳配送车正式交付使用。低碳配送车上路,不仅可实现节能减排和节约成本的“双赢”,还能解决我市一环内区域的物流配送难题。

    据介绍,6月8日至14日为全国第24个节能宣传周,10日为全国低碳日,今年活动以“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为主题。我省把贵阳城市低碳配送车交车活动作为贵州、贵阳全国低碳日的主要宣传内容,以加强流通领域的节能环保宣传,充分调动全社会树立节能减排降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从环保效益来看,车辆全部采用汽油与天然气双燃料动力厢式货车,将有效减少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经过3000公里磨合期后,可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据贵阳环境能源交易所研发部经理陈遂介绍,与燃烧汽油相比,使用天然气可使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减排40%,一氧化碳排放减少80%,氮氧化合物减少30%。

    从经济效益来看,使用双燃料配送车能有效降低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数据显示,使用双燃料车辆将使油料成本降低15%至25%,燃料节约最高可达到80—90元/日,以每月营运28天计,燃料最高可节约2240—2520元/月,每年最高可节约26880——30240元。以7万元一台双燃料厢式货车价格计算,营运三年节省的燃料费就可再购置一台新车。

    贵阳城市低碳配送车也是贵阳试行“城市共同配送”的一项有力举措,配送车由交通管理部门核发城市一环通行证,将有效解决贵阳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按照低碳经济发展和构建低环境负荷商贸物流体系的要求,贵阳将加大绿色环保物流运输设备的运用,初期总计将在市区投放300辆低碳配送车,分三次投放。第一批已于2013年底投入运营,共计150辆;第三批将在7月陆续上路运营。全部300辆车由贵阳环境能源交易所有限公司统一采购,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城市配送的经营企业,开展具体配送业务。“每辆配送车都安装有GPS定位系统。当前,贵阳环境能源交易所现已构建起以车队运营为支撑的贵阳智慧城市配送信息平台,并进入试运营阶段,预计于今年8月正式上线运营。

    据陈遂介绍,该平台可以采集最大范围的车源与货源信息,并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等信息化方式进行智能推送,让城市配送行业高效、精准运营,从效率提升上构建低碳物流。 (本报记者)

   企业声音:

   节能减排高效

  打造低碳物流

    “知道贵阳推出低碳配送车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参加了竞标。”在此次招标中,贵阳穗金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取得了30辆车的经营权。低碳配送车拥有一环通行证、双燃料汽车更加节能经济,这是吸引贵阳众多物流企业、供货商争相竞标的最大动力。截至目前,在投放进入市场的230辆城市低碳配送车队中,共有14家物流企业经招投标取得了车辆经营权。

    “由于货车白天不能进城,以前给商超等经营户供货,只能白天囤在城外,晚上十点以后进城配送,严重影响了配送物资的及时送达。”贵阳穗金配送中心负责人李嗣定介绍,如果利用面包车、金杯车或者改装的商务车进行配送,企业要面临违规处罚的风险。

    “使用天然气比汽油可以节约一半的燃料成本。”李嗣定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更重要的是,贵阳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好的城市,需要各行各业的人践行低碳,共同爱护这座城市。

    在贵州合纵连横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贵州供货商联合会副会长兰天看来,贵阳城市低碳配送车的意义却远不止于此。

    “低碳配送车的推出,开启了‘城市共同配送’的集约送货模式,为贵阳打造成熟的第三方物流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带动作用。”兰天介绍,贵阳目前的物流配送处于“小、散、乱”的状态。在城市商超、民生用品的供货环节中,各供货商都实行独立送货,每家都相当于一个小的物流企业,致使人力、物力、资源利用率严重交叉浪费,而且给城市添堵。

    兰天举例说,比如给沃尔玛供货,本来只要10台车就够了,但大大小小的供货商都各自为政,可能需要出动50台甚至更多的车,不仅效率低,而且提高了物流成本。

    目前,贵州合纵连横物流有限公司已先后参加了两次招投标,一共取得了70辆车的经营权。“一旦贵阳把第三方物流市场做起来,不仅可以打造低碳物流,还能有效降低生活日需品物价。”在兰天看来,通过打造第三方物流,实现集约配送,将能实现物流企业、供货商以及经营企业等的多方共赢,可以有效节约道路资源、人力资源和能源资源。“此外,随着贵阳智慧城市配送信息平台的投入使用,也将使贵阳市生活必需品的供需调配更加合理。本报记者 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