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办进公立小学 “违规”还是“创新”?

10.09.2014  20:10

培训学校办进公立小学 “违规”还是“创新”?

——贵阳一艺术培训学校与公立小学联合办学引争议

    新华网贵州频道9月10日电(“新华视点”记者齐健)近日,天涯论坛上一则网帖反映,贵阳市一公立小学与民办学校联合办学,民办学校“违规挤占公立学校校舍、器材、师资用于私营企业盈利”,引发网民热议:这两所学校究竟是什么关系?民办学校利用公立学校资源办学是否合适?

    发帖人“00后是未来”称,“在北京皇城根小学贵阳分校开学典礼现场,家长们的脸色并不太好看,过去一打听,原来报名时老师都在卖力介绍‘艺术班’,每学期艺术培训费6400元,加上其他餐费杂费一共要交7120元,住校生加住宿费一共是8720元”。

    据贵阳市教育局督学勾建鸣介绍,北京皇城根小学贵阳分校,是贵阳市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开放合作重点打造的一所公立学校;网帖中反映的“艺术班”,办学主体是观山湖区卡西基培训学校。

    北京皇城根小学贵阳分校校长段秀芳说,下午4点全体学生完成义务教育课程后,“艺术班”的学生会在6点半到8点之间到学校艺术楼接受艺术教育。

    记者在学校采访时正值下午4点半,公立学校课程结束后,一些学生被家长接走,“艺术班”的学生多集中在操场上运动,个别在教室里自由练琴。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去外面参加艺术培训班,每小时收费100元,钢琴、小提琴等要200元以上。在这个学校参加艺术班,算起来每节课不到50元,也省去了接送孩子的不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这种模式还是值得推荐的。

    北京皇城根小学贵阳分校近日专门召开家长会,大多数家长对校方表示支持现在的模式。一年级(5)班的一位杨姓家长说,她的孩子每天在学校完成作业、修完艺术课,8点钟以后轻轻松松回家,家长可以节约很多精力。

    然而,有网友提出,“公立学校要有公立学校的样子,不能搞得不公不私”。

    去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强调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联合招生办班,并加强对各类培训机构的监管。

    段秀芳说,学校也有苦衷,一方面希望在艺术培养方面形成特色,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但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当地财政还不能像一些发达省区能够支撑普惠的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公立学校不能收取相关费用,才采取了目前的办学模式。

    针对网帖中提到的“违规挤占公立学校校舍、器材、师资用于私营企业盈利”等问题,贵阳市观山湖区教工委书记郝天宝说,观山湖区近年来为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引进了几所优质民办教育机构,卡西基培训学校是其中之一,获得了美国卡西基学院授权。该培训学校目前部分利用了北京皇城根小学贵阳分校的校舍资源,但没有产生租赁费用,器材和培训师资的引进费用由培训学校承担。

    郝天宝说,根据观山湖区民政局的批复文件,卡西基培训学校为民办非企业,按照《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培训学校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支付聘请的特长课老师、生活老师工资等,少部分支付给了公立学校协助教学管理的老师。

    记者从段秀芳提供的一份材料上看到,观山湖区物价局核准的卡西基培训学校课时费收费标准为每月1280元,包括艺术特长课和英语特长课,每月含16节艺术基础课、3次1-3人小课,以及学校聘请英语外教、作业辅导、专业设备添置和维护等费用。

    据了解,北京皇城根小学贵阳分校现阶段规划能容纳960名在校生,由于所在的是新建小区,片区内生源不足,学校又在片区外招收了一些“艺术班”学生,均为自愿报名,目前在校生572名。

    郝天宝说,观山湖区相关部门正在研究进一步规范北京皇城根小学贵阳分校和卡西基培训学校的办学和收费行为,对于学校办学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会回避,将做好持续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