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记者”在基层:苗寨里的干部、银匠和绣娘

30.09.2017  22:55

  新华社“网红”洋记者海伦这次去贵州苗寨了,听听她一口英国腔英语怎么说苗寨。 ↑↑先看视频

    走进贵州台江县的县政府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走道尽头的显示屏。屏幕中央,几个红色的数字正在为当地实现全面脱贫的那一天倒计时。

    台江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全县16.8万人口中近98%为苗族,苗族是中国第五大少数民族。目前全县有约2.61万人年收入不足2952元,低于当年当地农村人口脱贫标准。因此,台江被国家划定为贫困县。

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的集市上,卖刺绣商品的摊贩。新华网 卢志佳 摄

    “台江文化上很富有,但经济上很贫困。”台江县委副书记赵凯明说。

    距北京2000多公里外的台江要落实中央的一系列决策,包括在2020年之前消除贫困。

    截至2016年底,约有80万名共产党员干部被派往全国各地欠发达地区,帮助当地提高管理水平,推进扶贫工作。他们面临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三十多年来,超过7亿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贫困。工业化和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命运。但距离2020年仅剩不到三年的时间,中国仍有约4000万人位于贫困线以下,占总人口的3%。

    习近平主席曾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像赵凯明这样的干部,肩负着因地制宜地为当地群众想出脱贫方案的重任。

    台江县的苗族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仍然延续着祖先的许多习俗。脱贫工程既要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又要传承苗族的文化传统。

    “贫困,不仅仅是经济数据上的贫困,脱贫也不仅仅是经济数据上的提高。 台江原生态的苗族文化是它最独特的宝贝。我们的脱贫攻坚,就应当善于把文化的力量用足用好。”赵凯明说。

    中国于2020年消灭贫困的目标是基于两千年前孔子提出的“小康”概念,即一个“适度繁荣的社会”。简单来说,是指消除贫困,普及教育和医疗,以及复兴中华民族文化。

    中国正在极力保护其文化的多元性,干部们决心找到一种以文化手段消灭贫困的方法。在贵州,这是通过师徒传承、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援助实现的。

    银饰和刺绣是苗族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贯穿他们的出生、嫁娶甚至死亡。

    吴水根来自一个银匠世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台江县岗党略村家里,他有一间小小的工作室。像许多农村人一样,他的不少朋友和邻居已经离开村子,去寻找更能挣钱的工作。

吴水根为海伦·本特利介绍自己的银饰作品。新华网 卢志佳 摄

    他希望家乡能打造一个5A级景点,吸引更多游客,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就可以回乡创业,带动经济发展。

    作为当地银饰加工行业的带头人,吴水根已经带出了15名徒弟,包括他的女儿。他还在当地一所大学开设了苗族传统银饰制作课程。在他的班上,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学生齐聚一堂。潘仕学就是其中之一。

    潘仕学是麻料村的一名银匠师傅。他来上课是为了提高银饰设计水平,以便迎合喜欢订制首饰的年轻网购一族。

    像吴水根、潘仕学这样的匠人让传统“”了下去。对手艺高标准的坚持,使得他们的作品完全不同于使用模具大批量生产的饰品。他们的作品需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互联网恰好能实现这一点。

    今年三月,中国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包括银饰、刺绣在内的传统工艺将得到更多支持,有望创造更多就业,从业者的收入也能提高。

    顾兰花是黔东南州凯里市凯棠镇梅香村的村支部书记。同时,她还是一位绣娘。手巧的苗族姑娘都会飞针走线,她们对所绣的图案和符号了如指掌,就像说一门语言一样流利。

    梅香村是贵州省最贫困的村子之一,仅有685人。2015年,在政府的鼓励下,顾兰花开始培训村里的绣娘,鼓励她们靠自己的手艺挣钱。顾兰花利用闲置的梅香小学教学楼作为刺绣基地,并注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她的合作社已承接绣娘培训800余人次,带动周边五个村寨的妇女参与。合作社也接了不少国际订单,一年总收入超过100万元。

    顾兰花在家中为梅香村的绣娘进行刺绣集中培训,当天培训的绣法为“打籽绣”。新华网 卢志佳 摄

    凭自己手艺挣钱,也挣来了地位。随着收入的提高,妇女在家里和整个村寨都越来越受尊重了。

    台江县政府巨大的倒计时显示器上的数字每天都在变少。时间越来越少,但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强有力的政策可以战胜巨大的挑战。这是迎难而上,用双手精心打造的一条脱贫之路。

    (新华社记者 海伦·本特利 左为 齐健)

[责任编辑: 邓娴 刘菲]
贵州:大扶贫五年减少776万贫困人口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新华
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在马耳他开幕
    新华社瓦莱塔9月11日电(记者袁韵)由中国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