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服务能力 提升服务水平

09.07.2014  20:09
本网讯(朱琴 肖会智)近年来,铜仁市卫生计生委坚持标本兼治,着力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完善便民设施,让群众“看得上病”。一是开设假日门诊,方便群众就医。以前,遇节假日,医院除急诊外,大多数门诊不开设,很多检查也做不了,一些诊疗不及时,给患者带来了许多不便。作为全市医疗服务机构的龙头,也是全市首家三甲医院的市人民医院率先作出表率,立说立改,今年3月1日,开设了假日门诊,实行门诊天天开诊,全天24小时服务。今年1至5月,该院门诊总量达92259人次,与去年同比增加8.4%。二是增加设备投入,节约患者就诊、候诊时间。2013年来,各区(县)新采购MRI7台、CT4台、血液透析机30台。今年来,市人民医院投入1200余万元,分别增购了CT机1台、彩超3台、血液透析机6台、血透水机1台及眼科诊断仪1台,并在一院区增设B超室和CT检查室,在二院区增设内、外科门诊。预计到今年底,全市除万山外,其他区县都能开展血液透析技术,边远区县一些较大疾病,可就近完成检查,将为群众节省来回奔波的时间精力,减轻其经济负担。三是鼓励社会资本开办民营医院,满足群众多层次就医需求。该市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为民营医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目前,全市共有民营医院59所,编制床位3099张,实有床位3690张,占全市医疗机构总床位的24.5%。形成了公立医疗机构与民办医疗机构有序竞争、优势互补、良性发展的格局。 强化惠民措施,让群众“看得起病”。为了让群众看得起病,住得起院,2013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启动建立了新农合市级重特大疾病保险制度,当年全市3512100名参合农民购买了大病医疗保险。今年,我市对该制度进行完善,参合群众因患重大疾病治疗发生的医疗费按区(县)新农合政策补偿后,当次个人自付合规的医疗费达6000 元以上的,由商业保险公司对超出部分按50%的比例进行再补偿,封顶线为10万元。截止6月25日,全市新农合重大疾病补偿451人次,补偿金额2337.19万元。目前,全市已构建了“门诊报销、一般住院报销、大病报销和重特大疾病报销”四层医疗保障网络。 为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确保群众用上质优、安全、有效、价廉的药品,2010年底,该市启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松桃自治县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15%加成,该县人民医院、中医院降低了12项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类价格,切实让群众就医享受到了实惠。“今年思南县被纳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明年将在全市逐步推开,让改革红利更多更好惠及全市群众。”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说道。 内外兼修,让群众“看得好病”。采取“引进来、送出去、定点培养”等方式,加强卫生人才培养。2013年来,邀请医疗专家到全市各级医院开展讲学、教学查房、坐诊近200人次,组织10家县级医院56名骨干医师到对口支援三级医院进修。委托铜仁职院每年为基层医疗机构定向免费培养100名医学生。今年7月1日,第一批免费医学生已签约到各乡镇卫生院上岗工作。畅通职称晋升渠道,提高卫生技术人员待遇。目前,全市获正高职称29人、副高职称974人。 全市各医疗服务机构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卫计委“九不准”,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今年3月,市人民医院成立医务医风办,制定了医德医风绩效考核办法,坚持每月开展医德医风调查,严格兑现奖惩。自开展医德医风考评以来,该院拒收红包28次,拒收礼金15020元,收到感谢信44封、锦旗24面。全市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群众看病就医更方便更放心。 (编辑曾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