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农委系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02.06.2015  20:08

        1、积极抓好农村能源环保建设。“十一五”以来,全州共争取到国家、省 2.1亿元资金投入“农村沼气类工程”、“农村清洁工程”等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设。目前,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20余万户(占全州农户总数的24%,占适宜建沼气池农户的67%);大中型沼气19座,小型沼气84个(处),这两类共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户)总数的10%;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网点720个,占乡镇、村总数的30%;农村清洁工程点58个,占村总数的3%。

        通过项目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对林木的砍伐,使近10万公顷的林木得到保护;二是节约了用电、薪柴和化肥成本,累计减少农户支出2亿元,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极大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提高农民生活的质量;四是大大减少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排放量,特别是养殖埸大中型沼气工程建成后,使牲畜粪便得到及时发酵处理,不仅利用沼气节约了能源,而且发酵后变成的优质肥料运用到农业生产上,不仅使这些养殖企业实现了“零排放”,而且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优质农产品。

        农村清洁工程的建设,使项目区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资源处理率达90%以上,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85%,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了15-20%,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农村脏、乱、差的状况,而且减少了化学污染和农业生产投入。近五年来,荣获省农业厅(省农委)和州政府各种奖项5项,在黔南州召开部、省级农村沼气和农村清洁工程现埸经验交流会3次。特别是2010年农业部在贵州省召开的全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黔南州贵定(音寨)、福泉(江边寨)农村清洁工程深受参会代表好评。

        2、积极抓发好石漠化综合治理。按照国家、省、州的要求,自2008年以来,在全州12个县市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草地项目,目前,共争取国家投入资金2093万元,改良草地1万亩,新建草地8万亩,建设棚舍2.77万平方米,青贮池0.45万立方米,通过项目的实施和建设,有效遏制了石漠化,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3、积极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州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185”工程和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中,切实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大资金投入,注重建设实效,整体提高了全州农业的基础设施水平。目前,全州有效灌溉面积199.77万亩,保证灌溉面134.4万亩,规模化养殖场(小区)98个,农机总动力227.06万千瓦,机耕机种150.18万亩,同时,实施以耕地平整、修建排洪沟(渠)、田间步道及提灌(输送)水管网等为重点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19000亩,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改善;2013年全州推广和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41.98万亩,种植绿肥49.37万亩,推广秸杆还田275.60万亩,科学施肥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农业可持续发展得到提升。

        4、积极抓好农业环保工作。农业环保工作是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环保的重点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落实农业减排目标。一是认真做好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普查,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普查等工作,2013年全州完成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普查取送样任务5400个,充分利用善查(调查)成果,科学的开展源头防控工作,重点抓好污染养殖场(小区)的治理,外来物种紫茎泽蓝等的防控等;二是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的大量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开展科学施用的指导和示范区推广;三是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监测与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抓三方面:1)、抓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估,监测土壤、水重金属、空气质量等背景质进行评估。2)、抓农业投入品(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农膜、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市场监管和生产过程监管。3)、抓农产品质量安检测与溯源。

        抓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估:推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全州种植业认定无公害产地66个,面积31676.44公倾,其中:蔬菜39个、面积18272.1公倾,水果25个、面积12641.9公倾,茶叶2个,面积760.3公倾。认证产品63个。养殖业产品认定无公害产地28个。认证产品规模:大生畜57.9万头,禽80万羽,蛋75万枚,水产12.5公倾。绿色食品认证2个农业企业(含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甜茶面积 134.33公顷,年茶叶(干茶)产量910吨;高梁面积333.33公顷,年产量1000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个(都匀毛尖茶,贵定云雾贡茶)。通过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实行了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减少高毒、伪劣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及饲料等残留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人们自体健康的危害。

        抓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与生产过程的监管。2003年州成立了农业执法支队、县(市)相继成立了农业执法大队,加大了对市场农业投入品监管的力度,严厉打击市场销售的假冒伪劣农资。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2012年,查获假冒伪劣饲料13047千克,货值65400元,涉案人员32人,立案35件,结案23件;查获假冒伪劣兽药10330.4千克,货值68060元,立案67件,涉案人员65人;查获假冒伪劣农药823.19千克(禁用农药184.05千克,过期农药407.11千克,假冒伪劣农药232.03千克),货值12440元,立案32件,涉案人员72人;查获未审定种子4023.35千克,货值77543元,立案65件,涉案人员40人;查获伪劣肥料300千克,货值480元,立案7件,涉案人员8人。加强市场与生产过程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相对净化了市场农资,使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现象相应减少。

        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溯源。投入项目资金270万元,建成了州、县、乡镇监测站,设置76个快速检测点(其中34个农残电子监控检测点),监测对象为基地、农贸市场、超市,每年定量检测农产品600多个样,快速检测15000多个样。如统计2005至2013年检测蔬菜的数据显示,2005年为基数,检测蔬菜平均合格率81.25%,农药残留平均超标率18.75%;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检测蔬菜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6.11%、94.0%、96.5%、93.0%、94.82%、94.67%、97.67%、97.4%,八年的平均合格率95.55%,合格率比2005年提高14.3个百分点。通过检测,检出农药残留超标的样品,移送执法部门溯源查处。开展农产品质量安检测与溯源,为政府和监管部门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为解决黔南州农产品消费的安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发挥了耳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