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产业化扶贫

28.09.2015  11:32

系统谋划    创新机制

大力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产业化扶贫

黄平县人民政府

 

2011年以来,黄平县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建设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大县为目标,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积极引导农民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全县共整合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发展资金1.026亿元投入基地建设,实现人工种草2.0355万亩,改良草地6.2758万亩,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小区61个,新增核心养牛户1530户,新增基础能繁母牛3423头,新建牛舍3.298万平方米,投放饲草加工机械44台,建青贮池2230立方米。草地生态畜牧产业已覆盖11个乡镇142个村。已建项目区,新增出栏牛3160头,新增产值929.356余万元,户均增收0.6074万元,一年以上项目户人均年获纯利润1000元以上。2014年末,全县牛存栏10.89万头,出栏3.65万头。

(一)抓责任主体。我县围绕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强对各乡镇项目实施的指导与督促,明确扶贫部门为项目监管主体,乡镇为项目实施主体,合作社是项目实施的桥梁和纽带,农户是项目受益主体;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群策群力、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效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二)抓措施落实。一是加大技术培训和宣传力度,发动项目户投工投劳搞好草山草坡改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规范采购程序,落实好项目户及草山草坡改良地点,认真把好质量关,对引进良种、养殖技术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水平,提高出栏率;三是整合交通、水利、供电等部门资金200余万元,合力打造生态畜牧业示范基地。

  (三)抓服务指导。实行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养殖户“三

结合”,形成以县草地中心为核心、乡镇畜牧业服务站为骨干、项目户为依托的服务网络;在项目规划、申报和实施过程中,做好项目区的项目内容建设指导、项目户技术培训及宣传发动,严格把好质量关;强化养殖技术服务指导,积极推广新型养殖技术,加快提高良种、圈舍、饲草、饲养、防疫等配套技术水平。

        (四)抓模式创新。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断探索,我县总结了“联户统分”、“集中寄养”、“协议全包”等3个模式,并逐步走向以“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以合作社为主体,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用到合作社的生产管理当中,大大提高合作社的生产运营效率,从而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的生产管理。在发展中,合作社上联企业,下联农户,起到了连接纽带的作用。农户利用扶贫资金配额入股企业、合作社,有效利用平台资源,与其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润分配关系。

(五)抓典型示范。以合作社为主体,采用“先建后补”、“以短养长”等方式来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饲养模式上以圈养为主,放牧为辅的方式来发展生产。如:我县新州镇窝田村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织100户农户成立合作社,并分别与项目农户和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目前公司养殖场建有标准化圈舍面积3200平方米,养殖场有能繁母牛存栏200头,年出栏育肥牛800头以上。公司还承包有500亩蓝莓种植基地,利用养殖场牛粪作为肥料种植蓝莓,有效发挥和利用资源。浪洞镇浪洞村以“合作社+农户”模式,由57户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将按分配所占的财政扶贫资金量作为股金入股合作社,并与合作社签订种草养牛合作协议,按照协议每年发放红利给项目农户,保证项目农户获得增收。目前合作社养殖场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其中建有标准化圈舍面积3250平方米,年出栏育肥牛1000头以上。合作社带领附近农户种植玉米和高粱共计1800多亩,合作社再以市场价收购作为合作社烤酒原料,以酒糟饲喂育肥牛,形成资源的有效循环。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形成养殖小区(大户)与贫困户互为利益的发展格局。

(六)抓后续管理。项目的后续管理必须从制度入手,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落实好管护责任,使建成的项目发挥最大效益。一是将项目后续管理写入乡规民约,纳入全体村民管理的范围,由受益群众互相监督管理,共同进行维护。二是建立目标责任管理制,改变过去项目一经验收合格后,就不再进行管理的方式,将项目的后续管理纳入项目建设的目标责任管理,对没有明确产权的项目不验收,没有搞好移交的不验收。把对项目后续管理的好坏,纳入各级目标考核内容,层层落实管理责任。三是将项目的后续管理,纳入各类扶贫资金的绩效考核。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在以后的项目安排上给予重点倾斜,优先扶持;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做得差的,扣减扶贫投入,并要求限期整改;对因项目后续管理不力,造成严重损失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责任。

今后,我们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加强项目在生产、组织、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放宽政府贴息贷款的政策,提升合作社的管理能力和经济实力,着力完善利益机制,强化合作社管理,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确保建成一个成效一个。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配套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项目,以短养长,增加项目户的收入,提高农民对种草养牛的积极性,推动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发展。三是加强招商引资和激活社会资金,进一步扶强扶大养殖区产业,引导走上产业品牌化、效益最大化的山地生态产业经济之路。四是努力探索和建立新的发展机制。从发展机制上向荒山要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生态经济产业,拓宽产业链,搞好牛产业加工和牛粪沼气及发酵的利用,最终走上生产循环化、养殖小区观光生态化;从扶持机制上对合作社实行资金放大发展机制,以融资为主,以扶持为辅,扩大贴息贷款力度,助力山地生态产业的发展;在营销机制上建立营销、信息服务体系,做到以市场为引导,以品牌为效应,来确保山地生态经济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