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花灯剧《盐道》开排 演绎乌江盐道磅礴画卷

09.07.2015  13:14

    开排仪式上演员表演《盐道》唱段。

    “川黔盐道,盐行夜郎”,自古以来乌江就是沟通黔川的重要运输纽带。古道的起点思南地区,也自然而然地成了这条道上的重中之重……近日,由贵州思南县与贵州省花灯剧院携手打造的大型花灯剧《盐道》开排,该剧将演绎一幅乌江盐道的磅礴画卷。

    据介绍,《盐道》剧本创作历时两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演艺集团对该剧给予了大力支持,希望将该剧打造成继省花灯剧院创作的经典花灯剧《枫染秋渡》之后的又一经典剧目。

    十易其稿说《盐道

    几年前,《盐道》创作组来到花灯之乡思南县采风,浩荡奔腾的乌江水、古朴的盐道遗址、淳朴的民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创作组带来丰富的灵感,大家决定创作一部以思南盐道为主题的大型花灯剧。之后主创人员多次深入思南地区的乡镇,采访、收集、整理资料,编剧曾用礼十余次反复改稿完成了《盐道》文本的创作。

    《盐道》讲述了坐落于乌江边的田家盐号三十年的风雨变迁,剧中人物田景花在丈夫突遭变故离世后,毅然扛起了振兴家业的大旗。作品通过描写女主角坚守“盐道”,刻画了一个具有忠、孝、仁、义、信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物形象。

    该剧主创告诉记者,贵州花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逐渐形成了受众面最广,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并形成了东、南、西、北四路花灯。花灯戏以歌舞演故事,优美的曲调、唱腔和舞蹈,真实地反映着人们熟悉的生活,提炼出美的思想和情操,给人们以启迪和欢愉。

    《盐道》的故事发生在黔东北的花灯之乡,音乐便以当地的花灯为基础进行创作;思南地区由于巴蜀、土家、苗汉、蒙族,仡佬等民族文化融合、汇集,以及傩文化的遗存,为舞蹈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元素;舞美设计追求简洁而大气,以适合地方戏曲的表演,并且在与地域文化的碰撞中寻求贵州花灯最适合的舞美形式;在艺术上寻求“草根”与“精品”的切合,以提升花灯剧的品格并为其普及做努力。

    集全国优秀创作力量打造精品

    《盐道》从编剧、导演、演员到音乐、舞美等各个环节,都汇聚了贵州乃至全国的优秀创作力量。特邀曾获文华导演奖、中国戏剧节导演奖等数十个重大奖项的著名戏剧家潘伟行担任总导演;中央戏剧学院舞台设计专业教师张华翔担任舞美设计;灯光设计为总政歌剧团一级舞美设计刘建中;服装设计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服装造型设计张颖;造型设计为国家一级舞美设计、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理事蓝玲。

    该剧聚集了省内众多著名艺术家:领衔主演为文华表演奖、梅花奖得主、省花灯剧院院长邵志庆;编剧由多次荣获中国戏剧文学奖等重大奖项的著名剧作家曾用礼担纲;音乐总监为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音乐奖的著名作曲家杨小幸;唱腔设计为多次获得“文华音乐奖”等全国大奖的著名音乐家张启贤;配器为国家一级作曲邓承群;还有舞台总监罗新民等。

    构建地方戏创作新模式

    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旗下的贵州省花灯剧院,创作生产了包括文华奖获奖剧目《枫染秋渡》在内的一批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花灯剧,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此次创作,思南县委、县政府与省直文艺院团携手合作,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来共同实施一项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构建了企业与政府合作的地方戏创作新模式,开启了省直文艺院团与地方文艺机构的新型合作方式。将努力通过舞台艺术精品的高端平台展示,来有效提升地方的知名度、美誉度,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来促进地方与全国同步小康。” 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总经理罗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