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官窑:打造精品钧瓷 担“国礼”重任

25.07.2014  18:46

大宋官窑北京金融街展厅 摄影:张新鑫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朱苑桢):电视剧《大河儿女》的热播,让该剧技术指导及场景瓷器赞助商——大宋官窑广受关注。作为钧瓷领导品牌,大宋官窑成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7月21日,国际在线记者来到大宋官窑北京金融街展厅,该公司销售经理赵丽向记者讲述了大宋官窑“如何在短短20年间将钧瓷从5-10元一件的瓷器”打造成国礼的钧瓷复兴之路。

钧瓷的辉煌和衰落

钧瓷的辉煌得回溯到宋朝。作为皇家御用瓷器,一年只出产36件,其余全部砸碎深埋。近年来,钧瓷更是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以“国礼”的身份频频出现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世博会、奥运会、国家领导人出访等各种重大外交活动场合。

谁能想到,如此辉煌的钧瓷也曾经历低谷。上世纪90年代,由于历史变迁导致制瓷技术失传,钧瓷一度衰落到只能卖5-10元一件。大量粗制滥造、良莠不齐的产品,使得钧瓷名声很差,与中国古代陶瓷崇尚精品的路线背道而驰。

赵丽告诉记者,家里世代做陶瓷的大宋官窑董事长苗峰伟对钧瓷怀有深厚的感情,面对钧瓷的衰落,他认为只有重振质量、打造精品,才能复兴钧瓷。

大宋官窑销售经理赵丽 摄影:张新鑫

重振质量 打造精品

赵丽说,为了实现钧瓷复兴,苗峰伟带领大宋官窑的团队研究了宋代历史上几大官窑的发展史,发现做瓷之道很简单:好的留下,次品砸掉。于是“砸掉残次品只售精品”的原则就此诞生,大宋官窑还为此设立了严格的出品选验制度和专门砸掉残次品的池子——“钧魂”。

1999年开始,大宋官窑把所有生产的次品全部砸碎深埋,把留下的精品成倍提价。在当时钧瓷行业竞相降价的时候,大宋官窑这一举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赵丽告诉记者,大宋官窑不仅注重精品钧瓷的打造,还致力于对濒临失传技术的重新挖掘和传承。

大宋官窑曾在禹州举行复烧北宋钧官窑瓷器鉴定会的活动。这次活动集中了中国顶尖的艺术陶瓷专家,这些专家通过17年的努力,对濒临失传的技术一项项重新挖掘,并经过上千次柴烧古窑复烧实验,攻克重重难关,终于使北宋官窑顶尖制作的精品造型,在消失7个世纪后,以完美的形象重现世间。这批堪称“现代文物”的钧瓷精品,标志着中国现代制瓷工艺可以再现历史巅峰,大宋官窑的钧瓷复兴之路也有了重大突破。

大宋官窑北京金融街展厅 摄影:张新鑫

担“国礼”重任 弘扬中国陶瓷文化

凭借“砸瓷”精神和精湛的技艺,大宋官窑被选为“国礼”。所谓“国礼,不仅代表国家形象,更是维系国际友好关系的纽带。阿胶、瓷器,丝绸、茶叶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礼”,是中国文化的四张名片,而瓷器所具备的艺术性质使得它们备受各国政要喜爱,成为“国礼”的首选。

2003年,大宋官窑专家组创作的“祥瑞瓶”,被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年会定为“国礼”,赠送给与会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等数位元首和政要。这是钧瓷第一次作为“国礼”赠送世界元首。自此之后,大宋官窑一直承担制作“国礼”的任务,频繁出现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世博会、奥运会、国家领导人出访等各种重大外交活动场合,如今已经超过十年。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法国前总统萨科奇、美国总统奥巴马、葡萄牙总统席尔瓦等多位外国元首都接受过由大宋官窑生产的瓷器。

2010年,大宋官窑还同茅台、七彩云南等品牌一起,当选“中国元素十大奢侈品牌”,开启了钧瓷作为奢侈品的复兴之路的新篇章。

20年来,大宋官窑传承宋代官窑制作工艺,以严格的宋代官窑甄选标准要求自身,为复兴中国陶瓷在历史上的辉煌地位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大宋官窑在某种意义上已然成为“现代官窑”,承担着让中国陶瓷代表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炫丽绽放的历史责任。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就,赵丽的表达却颇为谦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把钧瓷文化发扬光大是我们的重要责任,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希望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