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为媒:无数名校博士来贵州取经发展理念

07.08.2015  15:34

  数博会、云上贵州大数据商模大赛、首个国家级大数据集聚区……大数据犹如一朵绚烂的鲜花在贵州绽放,无数的人才被它所吸引来到贵州。这不,7月28日至8月4日,贵州迎来了国内外顶尖学府博士调研团,他们希望在贵州采集到最先进的大数据发展理念。

  1.数聚贵州 引来名校博士观摩团

  过去的一年中,贵州省在大数据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到底是什么魔力让贵州走上了时代之巅,是本次博士团考察的主要目的之一。据了解,博士团由6人组成,他们的研究方向涵盖了生态、经管、公共管理、信息化技术、电子技术等几大方面。“我们很想学习贵州发展大数据一些的经验,了解大数据的具体情况。这是此行的主要目的。”本次考察团组长、清华大学地学中心学员生态学专业博士聂耀昱说,贵州大数据发展热潮,大数据产业欣欣向荣,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来关注大数据的发展。“贵州的大数据产业现在在全国的名声很响,习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都对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做出了指示,并亲临贵州指导。”同行的清华大学公管学员公共管理专业的张恩岱说,这是他很好奇的地方,来贵州主要是想看看曾经很落后的贵州大数据究竟有什么魅力。

  2.“东方祥云”“货车帮”借大数据之翼高飞

  贵州大数据产品让博士们很佩服贵州发展大数据,正处于探索时期,大数据从何而来,又该如何应用呢?为了找到答案,清华学子在贵阳进行一周的大数据调研工作,走进贵阳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贵阳高新区,多方面实地考察了大数据在贵州传统产业、企业等方面的应用。

  在调研过程中,东方祥云”、“货车帮”受到清华学子的追捧。在北京·贵阳大数据展示中心一楼,关于“东方祥云”的介绍十分吸引眼球,“东方祥云”引起了赵闯和伙伴们的注意。“东方祥云”是今年4月份“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总决赛的最高奖项云端大奖摘得者,是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全球水库、水电站提供预报调度服务的通用性平台。通过收集来自全球的卫星遥感、地形地貌、气象预报等信息,开发人李长胜历时15年,与团队最终找到了对海量数据的运算分析模式,实现数据的精确化,可以预测到未来72小时内各地区的降雨量以及水库的水文情况。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专业博士赵闯在调研完“东方祥云”后,深有感触地说道,“东方祥云”是真正做到了大数据与传统产业的结合,通过已有的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计算、分析,进行精准预报,传统的降雨灾害预警主要依赖于地表数据,洪涝灾害发生,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撤离,“有了祥云,这样既可以对政府防洪减灾进行指导;同时在商业模式上,它可以覆盖大规模的水库水电站,把预测到过多的水资源用来发电,实现一部分的利益。

  “互联网 ”的模式逐步融入物流业,为传统物流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以前货车载货到目的地,回来的途中货车基本就是放空的,找不到货源运货,不仅浪费油,还赚不到多少钱。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贵阳“货车帮”应运而生。

  据了解,“货车帮“的用户必须经过现场认证获得省份授予后才能在“货车帮”平台发布信息,可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司机或货主在平台发现自己所需的信息后,就可以主动联系就,进行交易。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经济学数据科学专业毕业李彦东深有感触地说道,不管是在贵阳还是在北京,“货车帮”又是一大惊喜,使用“货车帮”APP,司机在出发前已经确定回程会载什么货。这改变传统物流高能耗、低效率、高风险的弊病,更将为贵州相关的物流产业带来新革命。同时,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需求也将多样化,货车帮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做物流业一条链的产业,满足市场需求。

  3.取经贵州 服务全球

  8月4日,一周的大数据调研工作结束,清华学子也将把贵州的一路收获带回北京。聂耀昱正在做关于全球变化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碳排放、能源政策、交通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数据做分析,并理清楚各自间的关联性。聂耀昱告诉记者,此次贵州的大数据调研情况将写入他的学术研究中。

  在贵州了解到的“交通智慧”、“智慧旅游”等情况,让他进一步了解了贵州大数据的应用情况,也为他的研究提供了有用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是他研究交通、碳排放、生态等方面的重要入口,他希望他的研究可以为社会服务,提供有用的信息。

  当全国几乎都在被烈日炙烤的时候,贵州却凉爽宜人,而这股清凉的空气中又弥漫着热烈的创业创新激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李纪琛博士被贵州深深的吸引着。“回到北京,我的责任很重,我要宣传贵州,贵州发展大数据的硬件与软件优势,让更多人了解贵州,喜欢贵州。我也想成为贵州大数据事业的生力军,通过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到贵州大数据的发展中,并发挥作用。”李纪琛说,这次贵州之行,他在调研中看到了贵州大数据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最后,记者向博士团成员询问以后是否有意愿到贵州发展,其中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经济学数据科学专业毕业的李彦东表达了今后希望到贵州参与大数据建设的意愿。“我现在不会来贵阳,因为我的知识储备还不够。”李彦东说,就他自身而言,他想做大数据研发这一方面的工作,但是他的能力还不够,贵州也没有他想学的技术。“我想先在外面把更先进的技术,更好的知识学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大数据的发展努力。”李彦东告诉记者,有机会的话,他想今后完成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后,在来到贵州做属于他的大数据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