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改变贵州

06.05.2018  21:34

    贵州平塘,被誉为“天眼”的FAST射电望远镜昼夜不息地接收着宇宙深处的神秘信息,而科学家们要破解其中的“密码”,所需的数据和运算量却大得惊人。据了解,仅FAST初期计算性能需求就在每秒200万亿次以上,存储容量需求达到10PB以上。随着时间推移和科学任务深入,其对数据处理的需求量还将爆炸式增长。

    面对如此巨大的信息量,位于贵州贵安国家级新区的FAST数据中心轻松应对,精准完成着一项项超级计算的任务。依托贵州国家大数据试验区超过30万台服务器的强大计算能力,存储和分析FAST采集的太空数据绰绰有余。

    科学家们赞叹,贵州的大数据产业让中国“天眼”更加深邃和智慧。

    近年来,贵州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走创新发展之路,使大数据产业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个曾经科教事业欠发达的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省份驶上了信息时代的快车道,为建设数字中国添上了一抹亮色。今年一季度,贵州省GDP增长速度高居全国首位,大数据产业的聚集效应开始释放发展红利。大数据,正在改变着贵州。

    从一张白纸到大数据高地

    贵州,山清水秀、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支柱产业却只有煤磷电酒烟。产业技术含量低,脱贫攻坚任务重,贵州,不得不变。

    201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深入分析移动互联时代的技术趋势,结合自身优势,果断选择了发展大数据产业——冬暖夏凉的气候让数据中心运行节电10%~30%;清洁的空气有效提升服务器寿命和稳定性;水火互济的电力结构和低廉电价,为大数据运行节约大量成本;地质结构稳定,多山洞的喀斯特地貌,是理想的数据灾备中心……有了大数据,这些资源优势就能化为产业优势,2014年年初,贵州的大数据产业正式启航。

    从一张白纸,到全国多个“大数据”之首——获批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出台全国首个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意见,建成中国首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开放的系统平台,设立全球首个大数据交易所,挂牌运行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

    “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从2013年至今,贵州省委三届班子,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将大数据的发展蓝图一绘到底。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终于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从无中生有,到枝繁叶茂。贵州越来越有“高端范”“国际范”。

    数据中心集聚,“朋友圈”越来越大。“自2018年2月28日起,中国内地客户的iCloud将由中国互联网公司‘云上贵州’运营……”至此,贵州这个快速崛起的全球数据存储基地,大数据“朋友圈”已涵盖苹果、高通、微软等7家全球前十的互联网企业和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国内互联网领军企业。

    领军企业扎根,新业态层出不穷。贵州招大引强和企业培育两手抓,推动大数据各类业态加快集聚,招引落地了一批货车帮、易鲸捷、小i机器人、白山云科技等龙头项目。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已初步构建了从数据存储、清洗加工、数据安全等核心业态,到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关联业态,再到服务外包与呼叫中心、电子商务、精准营销、大数据金融等衍生业态的产业链条。

    种梧桐引凤凰,打造“智力收割机”。努力改变人才洼地的现象,贵州引进各类高层次大数据骨干人才2000多名,新建大数据及相关业态博士后流动(工作)站5个,引进院士及其人才团队10人;本土高校与阿里巴巴、印度国家信息学院等企业合作教学,培养大数据“双创”人才队伍。去年,云上贵州(班加罗尔)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挂牌运营,贵州“智力收割机”驶入“小硅谷”,实现创新智力、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可望可及。

    数据显示,全省大数据企业从2013年的不足1000家增长至8548家,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超过1100亿元;2017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37.2%,位列全国第一,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3%,成为工业经济第二大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