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以大数据骨干企业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先行区

06.02.2017  18:37

  “市第十次党代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吹响了行动的号角。经开区将牢牢把握‘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总体要求,全力打造‘以大数据骨干企业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发展先行区’,率先打造千亿量级园区,在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中当好‘新引擎’和‘领跑者’。”近日,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向子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学习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让市委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在经开区落细、落小、落实,关键在于知行合一。”向子琨认为,所谓“”,就是要深刻领会,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向中央看齐、向省市对标、向问题聚焦、向落实发力”;所谓“”,就是要崇尚实干,承担起贵州省“1 7”开放创新平台中重要一极、贵阳市“四轮驱动”中重要一轮的责任,努力在数字物流、数据安全、军民融合等领域率先迈步、探索经验。

  “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不少事关经开区发展的重点工作。比如,提出‘推进南部现代制造业实体经济带、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经济带发展’‘从做精做强军工主业、发展军转民、培育民参军三大领域推进军民融合,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抢抓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新机遇,全力推动四轮驱动体系平台建设,带动全省全市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只有积极主动、精准有力、坚决果断地贯彻落实好这些重要工作,经开区的发展才有希望、有前途、有收获。”向子琨说。

  发展目标已明晰,撸起袖子加油干。站在新起点上,经开区将超前谋划创新发展,主动置身发展大局,先行先试、主动作为,力争在全市区域协同发展中率先突破、率先崛起。

  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经开区将以开放的姿态,打造大数据产业集聚区,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位于经开区中部,选址王宽区域,占地5000余亩,将以区域北部大数据安全产业示范区和区域南侧数字物流产业园互为依托、开放共享,共建经开区数字经济小镇,集聚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配套,吸引更多项目、人才落地。

  “要建好大数据产业集聚区,需要在数据安全产业和数字物流产业发展方面率先发力、探索经验。”向子琨说,按照全市“1 1 3 N”的思路,大数据安全产业示范区已于2016年12月初启动建设,一期2017年建成使用。该示范区围绕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大数据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大数据安全应用示范中心两大定位,聚焦大数据安全产品制造、安全服务两大核心产业,配套发展衍生产品制造,将建成集国家级大数据安全靶场、大数据安全产业、科研培训、数安小镇产业孵化、生态景观休闲、综合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大数据安全产业地标。

  数字物流产业园主要依托货车帮和传化两大龙头集团,以线上公路物流互联网平台和线下产业基地为支撑,以数据流、资金流、物流等要素一体化为纽带,集聚全国各类物流业态的数据资源,建设涵盖产业与运营、呼叫、数据、研发、结算、展示、培训孵化、管理决策八大中心的全国大数据物流产业基地,构建大数据“物流互联网 金融”全新生态模式,打造大数据物流千亿级产业集群。

  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经开区将以创新举措建成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壮大实体经济产业集群,激活传统产业新动力。

  经开区将以“军转民”和“民参军”为突破口,推进“核心带动配套”的产业链延伸,完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机制,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特别是要利用我省发展大数据的优势,实施“互联网军民融合”示范工程和“互联网 ”协同制造行动计划,建成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经开区将坚持特、优、精的建设理念,用五年时间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各具优势的军民融合‘园中园’,形成10个重点发展龙头企业、20个优先发展骨干企业、30个培育发展配套企业的格局,构建配套水平高、专业性强的‘核心配套’产业体系,使军民融合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向子琨说,到2020年,确保全区军民融合产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力争300亿元,年平均增速15%以上,民参军配套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建成省内首家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总之,我们要准确把握市第十次党代会对经开区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做到在科学发展大局中有更高定位,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更实举措,在让群众满意上有更高标准,在从严治党上有更大力度,在自身发展上有更好成效,向着‘打造千亿量级产业园区,建成以大数据骨干企业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发展先行区’这一目标不断努力。”向子琨说。

  记者 刘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