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17.06.2014  19:49

    新媒体给力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大方县志愿者服务常态化见闻

    

    “亲们!都在啊?大家周末愉快!

    “嗯,你也愉快!大家愉快!

    “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请问各位有什么活动安排啊?上周活动我都缺席咯!真有些遗憾勒!

    “有!还是“温暖夕阳”活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具体安排午后通知大家。”

    “嗯嗯!期待中!

    中午的机关大院,人去楼空。休息时间,贵州省大方县信息港的工作人员、注册志愿者吴学毅登陆大方志愿者QQ交流群,上述聊天内容便出现在他的对话窗口界面。

    这个QQ交流群是去年年初,是在大方县坚守8年的全国道德模范孙影发起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志愿者之间信息对称,快速推进志愿服务活动进度和效率。

    “大方是‘本禹精神’的发祥地,更是自愿者服务的热土”。谈及大方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吴学毅自豪的说道。他还介绍说,在大方这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600多年前提倡和谐,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彝族杰出女政治家奢香夫人,走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徐本禹,留住了全国道德模范孙影,铭记了远在他乡舍命救人的英雄李松、贺远、贺兴勇……在这片充满爱心、释放感动的土地上,好人好事不计其数,文明之花不胜枚举!

    吴学毅是2013年5月,共青团大方县委通过志愿招募行动吸纳的一名志愿者。他像其他机关、事业单位的年轻志愿者一样,平时该上班就上班,工作之余就积极参加志愿服务。除了自身参与活动,他还凭借自己在大方论坛管理员身份及“和谐哥”的好名声,用实际行动带动了更多论坛网友加入到大方志愿者队伍中来,组建起大方志愿者的“网络方阵”。

    大方团县委负责志愿者工作的同志告诉笔者,,习总书记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青年志愿者备受鼓舞和自豪。大方县积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本禹志愿队服务”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推动志愿者服务常态化。以城乡社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鳏寡孤独、废疾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组织开展和谐大方“五关爱”绿丝带等等志愿服务行动,把学雷锋与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制度、管理制度和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大方县继续加大志愿服务工作力度,强化志愿者吸纳招募工作。由大方县委宣传部发起,共青团大方县委、大方县文明办牵头实施了“共建志愿者之家”系列活动,共招募来自机关干部、学校学生、医院职工,各团体单位和论坛网友、社区市民等志愿者近1000人,并根据活动需要,先后建立了专门的QQ群、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体交流服务平台。

    “我们这些人都来自不同单位、不同行业,有学生、教师、医务人员、商人,大到企业老板机关领导干部,小到学生儿童,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大家就像一家人,很团结,很友善,而且很有战斗力!你想加入的话,就赶紧到团县委去注册登记吧!”县里举办的一次大型活动刚刚结束,一位青年人向志愿者们询问如何加入志愿服务队,刚刚服务完毕的青年志愿者小刘便快言快语,滔滔不绝。

    据了解,平时,大方的志愿者们因各自的工作和事业,极少有时间聚在一起。自从有了志愿者QQ群,大家的交流沟通便“通畅”了起来,志愿者们通过QQ群、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密切了联系,分享奉献的心得和快乐,促进工作及时快捷有效开展,通过“三定” 方式(即在群、网上通过讨论,议定活动主题、商定活动规模、预定活动时间),实现政府主导和自行参与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自主化、常态化发展工作新格局。

    近两年来,在开展的“志愿服务1小时”、“温暖夕阳”、“引领文明交通”、“我在大型活动现在”、“爱心送考”、“爱心妈妈”、“五关爱”等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中,志愿者们纷纷走上街头,或守在公路交叉口,或走进敬老院、走进社区,带着一颗诚恳服务的心忙碌在各个服务岗位上,把志愿者的爱心和温暖带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共开展活动100多次,参与人数近万人次。

    今年4月以来,在已经拥有QQ群、微博、微信及论坛交流平台的基础上,大方县正积极筹建“大爱大方”志愿者工作综合性网站,网站的开通将成为全县整合志愿服务资源、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具体实践,必将促进大方志愿服务活动更加深入、广泛、常态化、长期化开展,推动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网络化。

    该县文明办的负责人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大方县将以网站建设为契机,整合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为志愿者在就医、就学、就业、积分入户、商场优惠等方面提供各种优待,以鼓励更多人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观念。同时,充分发挥社区的主导作用和居民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关爱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帮教对象等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到社区、做到家庭,使志愿服务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