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天堑——“桥梁博物馆”贵州的前世今生

04.05.2015  19:16

跨越天堑——“桥梁博物馆”贵州的前世今生

新华社记者王念、齐健

    贵州高原沟谷纵横,山原、山地和丘陵等共占97%,有“地无三里平”之称。山多沟多,雨多河多,自古桥梁众多。

    近年来,贵州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迅猛发展,平均桥隧比分别达45%和85%以上。仅4000余公里高速公路上就建成桥梁5130余座,总长超过120万米。穿行贵州高原上,时时有桥梁,座座不相同,堪称“桥梁博物馆”。

    由于地势复杂,建设者们感叹在喀斯特高原上架桥寸步千里,却也逼出了创新意识,用百余项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在大山间诠释着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所有现代桥梁型式,引领着世界山地造桥的潮流。

    突破交通瓶颈:高桥凌空连通四海

    在沪昆高铁贵州段,一座我国最大拱跨的钢管拱外包混凝土高速铁路桥即将完工。沪昆北盘江大桥全长721.5米,主体结构拱跨445米,建成后将与水柏大桥、关兴大桥、都格大桥一起连通北盘江大峡谷两岸。

    历史上,高山峡谷成为天然屏障,阻隔了西南地区特别是云贵高原与外界的交流。今天,杭瑞高速、厦蓉高速、沪昆高铁等沟通东西的大动脉建成,也成就了贵州桥梁的高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最高的十座大桥有七座在贵州境内。

    贵州第一大河乌江两岸群山耸峙,沿江百姓过去饱尝摆橹摇桨之苦,当地曾有“横走天下路、难过乌江渡”的民谣。从古至今,贵州人经历了从幻想在乌江上架桥,到利用天然树桥过乌江,再到“道道飞虹跨乌江”的过程。仅在遵义市乌江镇,就已建成四座大桥,连成循环公路网。

    贵州88个县(市、区)中,有大小河流百条以上的数十个。为了今年顺利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桥梁作为重要控制性工程成为关键。今年贵州将建成16条高速公路,桥梁建设在型式、跨度、高度等方面,也不断刷新着纪录,丰富着“桥梁博物馆”的馆藏。

    “隔山喊得应,见面要半天”。贵州瓮安县建中镇山区的村民过去要走一两个小时山路,再搭乘渡船才能过河,贵瓮高速上横跨大峡谷的清水河大桥将把两岸的时空距离缩短到几分钟。

    贵瓮高速总工程师张明闪说,清水河大桥建成后将是世界第一大跨径板桁结合钢桁梁悬索桥,也正因为采用了板桁结合技术和缆索吊架设方案,其架设工期比2009年落成时“国内第一跨”贵州坝陵河大桥缩短了70%。

    继贵广高铁去年底通车运营后,沪昆高铁贵阳至长沙段今年即将开通,届时贵州将正式融入全国高铁网,至京、沪等全国主要地区旅行时间大幅缩短。为确保高铁安全平稳运行,建设者们必须克服桥梁墩身高、桥址地势险峻等难题。

    贵广莫家寨特大桥和沪昆小寨坡特大桥的墩身分别高达85米和62.5米。“施工人员上下作业面十分困难,有时风刮起来站都站不稳。”中铁隧道集团负责人郑大榕说,他们攻克了桥面温度效应引起的沉降,把上下浮动控制在几毫米内,使列车高速通过时不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