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 湘黔边界歌声起

01.07.2015  18:25

活动现场。

歌手对歌。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1日电  6月30日(农历5月15日) ,是湘黔边界天柱县竹林、坌处,锦屏县三江镇、茅坪镇和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大堡子镇、三秋乡约定俗成集会两头坳歌场的日子。当天,歌场上歌声阵阵,热闹非凡,万名群众欢歌笑语共度自己的节日。

    两头坳歌场座落在湖贵两省结合部,距天柱县城45公里,是湘黔边区“四十八寨” 四大歌场之一。这里民风古朴,民族风情浓郁,语言文化、服饰文化和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存较好。自宋、元以来,是流传于贵州天柱、锦屏和湖南靖州苗、侗地区大型民间歌会集散地,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2005年省政府公布的“四十八寨歌节”列入笫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农历五月十五日这天是湘黔边区苗乡侗寨男女青年欢庆的日子,中老年人也不例外。来自湖南靖州、通道,贵州的锦屏、黎平、天柱以及“四十八寨” 等地民歌手和民歌爱好者,他们穿着盛装,个个带着笑容款款入场。顿时歌场内人如海、歌如潮,“扇似万蝶起舞,伞象百花竞开”。时逢杨梅熟期,又称“杨梅歌场” 。

    今年举办的两头坳歌会别具一格。主会场上民歌比赛,歌舞升平,好戏连台; 分会场中,人山人海,歌声鼎沸,划破了两头坳寂静的山梁,场面非常壮观。对歌场达108处,一直唱到申酉时分,歌手和几千观众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歌场。

    据了解,“四十八寨歌场” 是以贵州天柱县苗族侗族村寨为主的民间群众节日集会,主要有“玩山凉月”、对歌、侃古、交友、恋爱等形式和功能的民族节日。其产生可追溯至母系氏族时代,并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的演绎和传承这美丽动人的传奇歌谣,世代相传,历史悠久,是湘黔边区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缩影,鼎盛时期达5万多人,对传承和发展苗、侗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湘、黔两省边界自然形成了这一特定社区歌友、青年男女相聚的盛会,影响深远,铸就这一个特定社区约定俗成的歌节文化习俗。流传甚广的各种歌谣,多彩的民俗,“四语并存”的语言现象,古朴的民风遗存,历经一千多年风雨沧桑,至今依然完整保存,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是一部民族古籍碑牒,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歌会由竹林乡政府主办,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大堡子镇苗冲村、竹林乡五星村承办。(刘才敏 刘才洲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