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建成启用 贵州发力创新驱动

08.04.2017  20:52

    2016年9月25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落成启用。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贵州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的重要结点之一。

    FAST工程从初步的设想、选址、勘察、设计、施工至投入使用,历经20余年。1994年,中国科学院第一轮选址;2002年,贵州主持第二轮选址;2007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立项;2008年12月,FAST工程奠基;2011年3月,FAST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正式落成,“天眼”开眼。

    FAST项目有许多惊人的数据:投资11.4959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0.4866亿元,贵州省配套3068万元,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筹措7025万元。它的直径达500米,周长约1.6公里,绕走一圈约40分钟。它的反射面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接收面积相当于近30个足球场。2016年12月16日,FAST入选由《自然》评出的2016年度重大科学事件。而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FAST的设计综合体现了我国高技术创新能力。也将在未来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并将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和前沿科研课题,成为国际天文学术交流中心。

    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的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305米望远镜相比,FAST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

    “天眼”落成,为贵州带来许多机遇。2006年,贵州大学抢抓FAST契机,引进了第一个天文学博士。2008年,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与贵州大学共建的天文联合研究中心挂牌成立。2016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成功获得开办天文学专业的资格。2016年,全长24.22公里、总投资约4.48亿元的FAST通往外界的大动脉,平塘县S315航龙至土坝公路改扩建项目全线贯通。2017年,平塘县决定投资约50亿元建天文时空塔、停车楼、时光摆钟、时光刻度、喀斯特地质公园、科幻酒店、天幕商业街、航龙湾安置区、天文时光村安置区、桃源洞静默区、天坑群景区、文化园1号路、明堂关—航龙道路改造等13个项目配套“中国天眼”景区。2016年,平塘县旅游总收入为55.29亿元,是2010年的3.28倍,年均增长26.82%。平塘县“天文科普旅游”成了最新的旅游热门,贵州也首次向全球发布旅游新理念——“静旅游”。

    更值得一提的是,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原贵州省冶金设计研究院)作为贵州省唯一一家成为FAST台址开挖系统的“FAST台址开挖工程”的核心技术团队,面对这个“FAST工程六大系统”之一的工程,以全新的技术,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台址建造的新模式。其中,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受理5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受理2项,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现了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中的贵州力量。(记者 刘小明 见习生 曾帅)

[责任编辑: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