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鲁阁的云雾与故事

27.12.2014  09:35

原标题:太鲁阁的云雾与故事

太鲁阁的云雾与故事

朋友要去台湾,问我哪些景点值得走,我说了包括太鲁阁在内的几个地方。朋友问,那个阁有什么特别的吗?难道有滕王阁那样的传奇吗?她说她看过一张太鲁阁的照片,有瀑布有亭台楼阁,只是不知道那个阁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只好告诉她,太鲁阁不是一个阁,太鲁阁是台湾原住民的一个族群。而我们通常说的太鲁阁是在花莲的一个有高山峻岭、有峡谷断崖的风景区。她所看到的亭台楼阁,应该是太鲁阁景区里的“长春祠”。

长春祠,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地方。那里供俸着中横公路施工过程因公殉职的212名“施工人员”的灵位。而那些因公殉职的“施工人员”大都是大陆老兵。

大陆老兵,他们来到台湾都与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有关——1949年。《太平轮一九四九》的作者张典婉说“在台湾,每一个外省人都有一个1949”。

近日,随着电影《太平轮》的上映,人们对1949年从大陆到台湾的这些人有了更多的关注。这部吴宇森的回归大作,以真实的太平轮事件为背景,再现了那个大时代里千万个家庭悲欢离合、生离死别的故事,让人们重新关注那些沉痛的内战往事,关注1949年匆忙离开大陆赴台的人们。

蔡康永说太平轮是他们家的轮船,他在一篇文章里说到,急着离开上海的人,抢着要挤上早已客满的太平轮,有些人用金条换舱位,硬是从原来的乘客手上把位置买过来。

可以说,很多最后能够上船的人都是有钱人,或者是有关系的人。而抢登太平轮不过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小缩影,在上海、舟山、广州以及中国沿海的很多重要港口,类似的场景很多。上了船的人和在船下挥手的人依依道别,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么一个告别就是一辈子。

不仅是渡船紧张,当时的机票也是一票难求的。张大千在他的回忆中说到“原以为到了机场,就可飞离了,但哪有如此简单的事啊!一看机场堆的都是行李,外加一大堆扶老携幼的人。大家注意的是一位……点名的军官,叫到谁的名字,谁就可以上飞机了,人人都在想自己的名字,盼望被叫出来的那份急盼神情,真是不好形容……

与他们相比,大陆老兵的赴台就显得“不情愿”很多,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还是半路被抓壮丁去的台湾。

1956年,为打通台湾中央山脉,缩短台湾东西两边的距离,台湾省公路局成立“橫贯公路工程总处”,修建中横公路,东起台中,西至花莲。蒋经国动员了1万多名老兵上阵效力。老兵们用铁锤、钢钎和炸药,在高山峻岭中,经过为期3年多的修建,终于开通了中横公路。

而那险峻的山路,原始的爆破方式,使得212名老兵葬身山谷。修建公路的时候,他们大都是年满45岁的退役老兵,有人参加过抗日战争,打过内战,戎马一生,最后却长眠在了山间的长路上。

而他们修建的中横公路,以及供奉遇难者灵位的“长春祠”,也为台湾东部雄峻秀美、云雾萦绕的太鲁阁,增添了一道让人唏嘘与深思的人文景观。

【贴士】

1.山区的雨后都有云雾出现,当大雾开始飘动、慢慢散开,就是拍摄云雾景物的最佳时机。在风的作用下,雾气瞬息万变,景物情调稍纵即逝,要善于在变幻莫测的光线和云雾中抓取美妙的瞬间。

2.云雾常会随风飘移,有时遮蔽主峰,有时缠绕在山腰。这种自然景致的变化,为拍摄云雾中的景色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要及时掌握景物的自然变化,才能拍出其艺术性。

3.云雾的亮度很高,应正确控制曝光量,避免曝光过度失去云雾的层次;此外,雾景反差小,拍摄时应将感光度调低,获得细腻的影调和丰富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