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中的贵阳医学院

03.07.2014  17:58

    在贵阳医学院图书馆门前,一块巨石上镌刻着内涵深刻、朗朗上口的校歌。来来往往的学子们不时驻足,轻声吟咏:鼓励学行诚为宝,服务人群忠是尚。展思将来,敬念既往。

    敬念既往,成立于1938年3月1日的“贵医”,曾是我国最早的九所国立高等医学院校之一,一大批医学界泰斗带领一代代贵医人在这里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书写了“为服务民众健康不懈奋斗”的精彩华章。

    着眼将来,贵阳医学院三届党委始终紧盯一个目标,建成“具有明显特色,西南一流,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医科大学”。全体贵医人已经为这个目标奋斗了十年。

     “贵州医科大学”之梦扬帆起航

    2013年5月29日,贵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通过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中,写入了建设“贵州医科大学”的内容。

    2014年,教育部确定今年为大学改革发展“西部年”。

    贵阳医学院党委书记赵明仁感慨:“有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关心支持,加上贵医人自己争气,扬帆起航的‘医科大学梦’,近在眼前。

    这样的底气,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

    4个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4个部委级科研平台,随着一批代表高校快速发展的标志性成果的诞生,贵阳医学院主动融入高水平医科大学发展的步伐日益遒劲。

     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催生新“贵医精神

    七十多年的薪火相传,贵阳医学院有自己的育人法宝:“三基三严”,即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治学。

    根植传统沃土,深化改革创新。贵阳医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老树发新枝、结硕果。

    ——坚持保证医学人才培养规格和职业精神,探索出“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科研、早接触实践”的“三早”新模式。

    ——探索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建设了一批贵州省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努力实现学科建设新突破。

    ——设立“贵州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建立了以全科医学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养体系,承担了全省50%以上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

    ——加强中药民族药学科建设,有效提升了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整体科技水平和能力。

    ——精心搭建了“细胞工程生物医学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地方病与少数民族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中药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农业部毒理检测中心、卫生部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0个。

    ……

    一连串的改革创新,取得一连串的收获。

    生命科学馆开展基础医学中的形态学实验教学获得极大成功,夺得贵州省2005年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何志旭教授首次建立了中国人胚胎干细胞系,为中国干细胞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种子”细胞,引导了贵州省生物医药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王永林教授主持研发的20多个中药新药获国家临床批件或新药证书,成为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的重要科技支撑。张爱华教授在区域常见环境毒物机制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成果,使贵阳医学院在疾病控制及毒理学检测上成为国内先进单位。2009年,钟南山院士受聘担任贵阳医学院名誉院长,帮助学院制定了学科发展规划,鼓励学子们勇于创新、善于思考。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医疗人才,学院还专门设立了钟南山奖学金。近5年,学校共获得纵向科研项目70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92 项,课题总经费达2.15亿元,各类科技成果进步奖百余项,2008年、2011年、2012年分别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打造创新高地构建贵州特色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高校的知识智力与地方经济发展无缝对接,是衡量学校发展质量的关键。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服务贵州发展需求?

    坚定不移打造创新高地,积极构建贵州特色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深思笃行、立说立行。这些年来,贵医附院在贵阳、凯里、都匀等地建立了5所直管附属医院,为当地群众提供健康保障。一大批专家教授长期耕耘,在地方性氟中毒科研研究领域建树颇丰,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解决了“非水源性氟骨症”、砷中毒等疾病的防控问题。累计为贵州省培训基层医疗和卫生人员87897人次,通过转岗和岗位培训培养了3068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为全省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支撑起了骨架。

    积极投身贵州省重点产业发展的行动也在深入开展。贵阳医学院以北京路校区作为企业创业孵化园,以贵安新区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建立大学科技园。园区整合省内科技力量,联合国内外技术、人才资源,打破体制和机制上的壁垒,集成高校、科研单位、医院、企业等各方力量,建立“现代药物协同创新中心”,与贵安新区联合创建大学科技园,力争率先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与贵阳市生态文明委洽商共建生态健康研究院与生态科技转化中心。

    同时,学校以中药民族药研制开发及人才培养为重点,全力支撑特色新医药产业发展,主导及参与了贵州省近60%中药产品的研发工作,对提升贵州省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开发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还与贵州茅台集团、贵州益佰制药等40多家大型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永不停歇在路上,贵阳医学院朝着建成“贵州医科大学”的目标砥砺奋进。(何志旭 杨春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