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扶贫套餐 精准扶贫加速贵州毕节脱贫步伐

07.07.2016  15:50

    新华社贵阳7月7日电 题:“私人订制”扶贫套餐——精准扶贫加速贵州毕节脱贫步伐

    新华社记者骆飞、胡星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当年长征路上,红军指战员翻越磅礴险峻的乌蒙山区,不畏艰难,乐观豪迈。

    如今,一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正在位于乌蒙山集中特困连片地区的贵州省毕节市打响,而当年“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长征精神激励着当地一代代人决战贫困,他们创新扶贫模式,推出“私人订制”扶贫套餐,探索精准脱贫新路径。

    7月盛夏,海拔近2000米的毕节市七星关区凉风阵阵。一大清早,七星关区野角乡的村民孙先虎便上山割草,作为贫困户,他并未显得消沉,因为家里养的牛是他脱贫的希望。

    “以前都是到处打零工,一家人生活困难,但现在政策帮扶,能养牛赚钱。”谈到变化,孙先虎笑着说,“我选的‘养牛套餐’,买牛获得2.4万元的贴息贷款,自己掏了2000元。

    在孙先虎家的牛圈中,两头能繁母牛正悠闲地吃草。养牛脱贫,他算了笔账:3年里,两头母牛最少产3头小牛,1头牛能卖1.2万元,3头牛就有3.6万元收入,还了贷款还有节余,脱贫很有希望。

    孙先虎所说的“扶贫套餐”,就是七星关区推出的“一市五金多套餐”问需式精准扶贫方案,通过实行精准化识别,并根据致贫原因精准施策,对贫困户采取精准化帮扶。

    翻开《毕节市七星关区精准扶贫套餐技术指导手册》,脱贫政策犹如菜单一样排列开。“这实则是‘脱贫菜单’,有养牛、喂猪等十余道‘菜’,贫困户可以自己点。”七星关区放珠镇包村干部葛伟说,贷款有政府贴息,如遭遇灾害等还有保险兜底。

    据介绍,当地制定这项政策,主要是因为贫困户存在致富意愿、能力等差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问需式”原则,为他们量身订制“致富套餐”,改变以往扶贫政策“大水漫灌”的弊端,实现因户施策,精准扶持。

    通过由政府“配餐”走向百姓“点菜”,毕节市探索出精准扶贫的“私人订制”模式,推动脱贫对象由被动的扶贫政策接受者转变为扶贫项目的参与者。七星关区已有8000多户群众参与“点餐”。

    “群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群众对脱贫的需求是第一出发点。”毕节市政协主席宫晓农说,尊重群众脱贫主动性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早在1988年,贵州毕节市便成为全国唯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多年来,以扶贫开发为首要任务在这里接替延续,脱贫成效显著。

    在国家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贵州仍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而毕节市则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至今仍有125.9万贫困人口,决战贫困的时间紧任务重,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当地脱贫的信心更足,办法更多。

    毕节市市长陈昌旭说,全市已作出“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多措并举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围绕精准扶贫,毕节市逐渐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联动的扶贫体系,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实现脱贫产业与贫困百姓有效衔接,政策、资金等到户到人,使脱贫更精准。

    在毕节市大方县三元乡双元村,村民陈宗书说,村里养殖合作社里的50头安格斯牛是恒大集团帮忙从澳大利亚引进的,全部无偿发给贫困户饲养。

    “按照一户一头的原则,村里50户贫困户每户将无偿得到1头牛。”他说,不仅如此,想扩大养殖规模的贫困户,还能通过恒大集团提供的“特惠贷”再购买两头。

    2015年12月,恒大集团与大方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恒大集团计划3年内投入资金30亿元帮助大方县贫困群众于2018年底实现稳定脱贫。

    除了引进安格斯牛进行产业扶贫以外,恒大集团还将实施一揽子精准扶贫措施,为贫困群众投放10亿元产业扶贫担保贷款,建设10万亩高山冷凉蔬菜基地和10万亩中草药、天麻、食用菌种植基地,以及10万亩油用牡丹基地。

    陈宗书说:“现在很多扶贫政策都围绕贫困户的需求转,大家脱贫的信心和动力都更足。

[责任编辑: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