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猪倌创业记

11.02.2015  13:20

  女猪倌不少见,但将养猪场建成全县第一大就不多见了。

 

  2月9日,记者刚刚走近天柱县远近闻名的女猪倌周小英建于渡马乡的养猪场,大老远她就笑吟吟地迎了上来。时髦短发、豆豆鞋、黄色羽绒服,还画着淡妆,“看我不像农民?”看出了记者的疑惑,周小英笑呵呵地抢先开口,“其实你不是第一个这样怀疑的人”。

 

  确实,离开老家渡马乡近20年的周小英,一直在城里打拼,卖过衣服、搞过矿山、开过饭店……她早已成为纯粹的城里人。但2009年,她又回头当起了农民,她联合其他7个朋友一起出资80万元,回乡承包了70亩荒山,办起了养猪场。

 

  “朋友们都觉得很奇怪,好不容易洗脚上岸了,怎么又回去下田养猪了。”在一大堆异样眼光和嘲讽里,周小英开始了新一轮创业。“最初那会儿,挺难的,没钱请工人,几个股东就自己上,建猪舍、开荒种地、清理猪粪……什么都干。”有一次,顶着烈日开荒的周小英险些晕倒,听着刚刚建起来的猪舍不断传出猪叫,想到第二天就没钱买猪饲料了,她坐在地里大哭一场,“那时候常常给自己打气,咬咬牙就过了,农业项目回收周期本来就长嘛!

 

  就在周小英咬着牙、不服输的时候,天柱县有关部门早就悄悄关注起了这个搞农业项目的“女汉子”。面对这么有想法、一心搞好农业项目的创业者,帮还是不帮?从县里主要领导到各单位态度惊人一致:“一定要大力扶持。

 

  女猪倌终于用一股倔劲引来了发展春风。

 

  “2009年,申报中央助农项目,得到304万元,建起500立方米沼电综合利用项目。

 

  2010年,县畜牧局帮扶10万元,建了猪场内道路。

 

  2011年,申报省级养殖小区,得到财政50万元扶持。

 

  2012年,申报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获得49万元项目资金支持。

 

  “前前后后得到各级政府帮扶资金也有几百万元了。”周小英对每一笔帮扶资金都记得特别清楚,她无比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重视三农项目,大力扶持我们,也许我的猪场就熬不过创业期,哪还能做到今天这么大啊!

 

  如今周小英的猪场已是天柱第一大养猪场,育有能繁母猪150头,年出栏生猪4000头,猪场总资产达600万元。在经过严格消毒程序后,记者进入猪场看到待产房、育肥房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几百头小猪欢快地在猪舍里跑来跑去。

 

  女猪倌周小英名气大了,现在四乡八寨的人都知道她养的本地“萝卜猪”好吃,纷纷上门买猪肉,她养的猪供不应求。从2010开始,为带动乡亲致富,做大养猪场,她开始发展社员,将猪仔、饲料赊给社员,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待猪出栏后回购再销售,目前已经发展社员56人。

 

  看到养猪场发展越来越好,周小英萌发了更大的梦想。“我们已经注册了渡马百草猪商标,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农业部无公害产品。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是进行生态养殖,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将猪场规模发展到1万头,鲜肉直供本地超市,腊肉可以卖到外地市场。”

 

  【记者手记】 扶起一个 带动一批

 

  其实,天柱县扶持起了一个养猪大户周小英,带动的是一批投身农业项目的人。

 

  为了让天柱出现更多“周小英”,该县在2014年适时出台大力发展农业“三小”工程政策——对达标的家庭小农场、小基地、小企业,县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进行扶持——这一举措如在池中投下一块巨石,激起了一波又一波发展农业项目的火热激情。截至目前,该县完成规范和评审的家庭农场120家、小基地50个、小企业10个。而按照规划,到2018年该县“三小”将分别达到1000家、400个、100个。显而易见的是,对于像天柱这样的典型农业县来说,紧紧扭住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这个“牛鼻子”,就是抓住了搞活全县经济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