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老师”董兆娟托起山区孩子起航梦想[图]

10.09.2014  18:00

  董兆娟走访到学生家,耐心指导做作业(资料图)。

    耕耘三尺讲台,收获“桃李满天”。32年的园丁生活,她用拳拳爱心安顿躁动的学生,用款款深情呼唤驿动的心灵。多少“问题学生”在她爱的滋润下变成优秀生,她带出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会感恩、成绩优……她就是黎平教育界的“精英”--董兆娟。

     爱心点燃希望之光

    52岁的董兆娟,原本可按部就班静待退休,但她却做出了去农村支教的惊人决定。家人的反对、领导的担忧、腰椎病痛的困扰,丝毫没有动摇她的决心,怀揣一颗炽热的爱心,董兆娟踏上了崎岖的山路,到岩洞小学支教。

    到了新的工作岗位,董兆娟主动承担起四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学任务。这是一个组合班级,更是一个“杂色”班级,47人里有寄宿生9人,留守儿童24人,单亲家庭5人,单方外出打工的6人。在这样一个庞杂的班级里,管理是相当困难的,凭借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董兆娟很快理清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她首先建立起留守儿童档案,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了尽快的掌握学生基本信息,她牺牲休息时间,风里来雨里去,深入学生家中走访,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信息。该班吴金桃同学平时沉默寡言,不与同学交往,老师与她交流也不说话,吴雪琴同学,也是性格孤僻冷漠,总是一个人独处,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很陌生,甚至不信任。因为地域与生活环境的原因,班里像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

    经过家访,董兆娟终于一一了解了学生“问题”的根源,他们中大多是家庭的原因,造成了自卑或自闭的性格。例如吴金桃同学小时候一直在自家山里的牛棚里长大,从来不与外界交往,到了读书年龄才下山的。她入学后很难与朋友交流,学习上困难就更大了,家里父母又没有辅导其学习的能力,所以就成了班里的“学困生”。吴雪琴同学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从小一直由外婆照顾,上学以后,因为学习跟不上,班里同学都歧视她,不愿与她玩耍,回到家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又没有人给予帮助,慢慢的就变得孤僻了。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董兆娟的心沉甸甸的,她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这些孩子们。

     无疆师爱育桃李

    在教学和生活中,董兆娟从培养和建立新型师生平等关系入手,寻找接近学生心灵的窗口,在知人的基础上育人。站在讲台上,她是严师,走下讲台,她是慈母,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她与学生的关系已经从排斥变得融洽了,孩子们都把她当成朋友,有心理话都愿意与她交流。董兆娟更是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她不仅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在生活上也注重关心他们,班里24位特殊学生(留守学生、后进生),她分批请到自己的住所,手把手的教他们一起动手做饭菜,让孩子们体会到家一般的温暖,慈母般的关爱,当热腾腾的饭菜呈上桌来,看到孩子们开心地吃饭菜时,董兆娟笑了。真挚的爱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暖化冰冷的心,一向孤僻寡言的吴金桃同学,这时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情感,跑到董兆娟身边坐下说道:“董老师,你就像我的妈妈。

     沐浴爱的春风成长

    孩子们很喜欢这位“妈妈老师”。但是董兆娟明白,生活上的关照,那只是一时的关爱,永恒的关爱是“知识的浇灌”。教学中,董兆娟非常注重教学方法,她在班里设立了一个“我最棒”专栏,开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凡是小组内成员做好事的,有进步的,该组就是优胜组,一周小评,一学期进行总评,对取得优胜者,她自费为孩子们颁发奖品,以表鼓励。

    有了“我最棒”,孩子们有了明确的追求目标,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而且孩子们的纪律性也增强了。每天的早读课,学生们都能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每天中午习字课,学生都能静下心来练习写字。即使刮风下雨,孩子们也努力做到不迟到、不缺课,而且上课总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同时,她还善于运用表扬的力量,该班吴凯乐同学,过去不但学习差,组织纪律也很散漫,经过董兆娟的“把脉问诊”,现在他已经完全融入到班集体中来了,上课专心听讲,作业也努力用心去完成,劳动中也积极肯干,面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董兆娟不失时机给予表扬,用表扬树立信心,消除他对老师教育的反感和抵触情绪,让孩子明白自己有很大的潜能,满怀信心地不断走向成功。

    奉献在这贫困的山区小学,董兆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赞歌,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付出、勤勤恳恳的耕耘。但她却向社会诠释了一个普通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托起了山区孩子们起航的梦想,这就是一个园丁对学生的爱戴。

    她的爱很小,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的爱又很大,大到足以托起一个孩子的梦想,重如山,浓如血。(杨理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