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返乡农民工马俊:从见义勇为到带富乡亲

10.01.2015  00:52

    新华网贵州频道1月9日电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中心村,有一位返乡农民工叫马俊,今年26岁,其见义勇为的榜样值得大家学习,不仅如此,他致富了还不忘父老乡亲,大家都夸他“好心人”。

     从小经历坎坷曲折

    2000年,只上完小学六年级的马俊,由于家庭条件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不能继续学业,只好辍学在家务农。当时年仅12岁的他,整天在家干粗活重活,小小年纪就要负担起成年人所做的事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马俊看到邻居们都外出打工,心里痒痒的,他想:此时的自己已经有20岁了,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吃饭了,可以去闯荡外面的世界了,于是决定“走出山沟、扩宽视野”。

    2008年3月10日,马俊辞别父母,背上行囊,但真上路了却很茫然,不知要到哪个地方开始自己的打工生涯,最后在听了朋友们的分析后,他和大伙登上开往浙江方向的列车,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打工队伍。

    打工的日子并不是那么风平浪静,马俊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过很多工种,他先后在浙江、广州等地务工,最后觉得浙江的工作最适合自己,于是扎根于浙江,搞搞牛、羊、鸡、兔的养殖。

    通过长期的努力工作,马俊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知识水平,却凭着一股过人的毅力和勤奋,从基本的养殖技术学起,渐渐全面熟悉了养殖过程,并慢慢积累了养殖行业方面的管理经验。

    这一干就是三年,马俊经做了很多的尝试,懂得了很多的养殖知识和技术。在务工的过程中,他一直在想:要是能回到家乡搞一项养殖,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那该多好啊!

     关键时刻见义勇为

    2011年2月,威宁发生持续凝冻天气,位于迤那镇的马家水塘水面结冰,周边的儿童纷纷到冰面上玩耍。后来,由于气温回升,在冰面玩耍的两个小孩因冰面融化不幸掉入深水中。那时,马俊刚好骑摩托车路过,听到呼救声,他一边跑一边脱衣服,跳入水中将头已经淹没的两个孩子抱起,然后一边向岸边游动,一边用身体除去水面的冰块,由于马俊的舍命搭救,两名落水儿童平安得救。

    事后,马俊勇救落水儿童的消息迅速在周边村寨传开,迤那镇党委、政府组织慰问团来到他家慰问,对他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进行了表彰。

    那年,马俊被迤那镇委员会授予“见义勇为好公民”荣誉称号,被威宁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好青年”荣誉称号。

    2012年7月,荣获毕节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毕节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1月,贵州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马俊“贵州省第三届见义勇为先进人物”荣誉称号。2014年,马俊被被评为毕节市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