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县:权力留痕运行 整治懒政怠政

13.08.2015  14:00

               

今年4月,镇宁自治县开始实施“七天督办制”,以7 天为一个督办时限,对各级交代交办的重要事项进行提醒和催办,确保事项办理进度和结果能及时反馈,直至事项办结为止。督办参与主体不限,可以是专门的督办机构,也可以是政府办事机构、目标考核机构、监察部门等。整治“为官不为”,治理懒政怠政,列出12 种怠政情形是参考标准,晒出权力清单是基础前提,推出“七天督办制”是重要抓手。

原标题:   晒权力清单,推七天督办,贵州镇宁自治县纠正干部不良作风

 权力留痕运行 整治懒政怠政

  “如果不是晒权力清单,我还真不知道手中有12 项权力。权为民所用,首先要弄清楚有多少权,否则权责不清,极易推诿踢皮球。”贵州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丁旗镇党委书记苏正兵说。

  2014 年下半年,围绕职权事项、行政许可事项和便民事项的权力,镇宁自治县要求全县单位、部门对现有职责和权力事项进行清理,并对每项权力运行编制流程图,制作成标牌挂在办公室门口。丁旗镇的权力清单花两个多月完成,厚厚一本,足足有100 余页。苏正兵说,有了这份清单,百姓办事再也不像以往那样只找“一把手”了。具体该找谁,怎么办理手续,需要多少时间,看看权力运行示意图就清楚了,不满意还可以给差评。

  “权力的家底公之于众,不仅便了民,更重要的是,当官不敢不为。干得好不好,全程记录,可查、可控、可追责。”镇宁自治县县长潘登岭说,领导干部还可对权力运行流程各环节进行排查,对容易发生腐败的环节,划出风险等级,做好防范。

  镇宁自治县晒清单、编制流程图的目的是治理懒政怠政。2014 年,镇宁自治县高悬反腐利剑,全年查办案件70 件,党政纪处分73 人,移交司法机关23 人,较往年大幅增加,引起干部群众的震动。但是,县纪委通过调查发现,“另一种性质的腐败”有所抬头,很多干部出现“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倾向,不作为、慢作为问题蔓延。

  镇宁自治县纪委主动担当,整理出决策失误、执行不力、庸懒无为等12种懒政怠政行为,并对每种行为需要进行追责的情形作了具体规定。问责“严”字当头,对乡镇、部门的问责有4种,即责令整改、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等,对个人的问责有10种,从最轻的约谈告诫直至最严厉的免职或辞退。

  理清权力清单对治理懒政怠政非常重要,镇宁自治县监察局局长王翔解释,有时候,因为某些单位和领导干部权责不清,导致工作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无法界定主体责任。通过晒清单,编制流程图,实现权力运行有迹可循。

  今年4月,镇宁自治县开始实施“七天督办制”,以7 天为一个督办时限,对各级交代交办的重要事项进行提醒和催办,确保事项办理进度和结果能及时反馈,直至事项办结为止。督办参与主体不限,可以是专门的督办机构,也可以是政府办事机构、目标考核机构、监察部门等。整治“为官不为”,治理懒政怠政,列出12 种怠政情形是参考标准,晒出权力清单是基础前提,推出“七天督办制”是重要抓手。

  “两个月的绿化任务,我们一个星期完成。”镇宁自治县林业局局长杜刚说,沪昆高速的沿路5000余亩绿化,规定两个月完成,但这次不用强调督促,全

  体职工自觉加班完成。积极性为何如此高?杜刚认为,通过治理,权责清楚,谁也不敢懈怠,追责严厉,干不好也无法推脱。同时,评优提干考核主要以督办结果为准,职工办事的积极性和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丁旗镇纪委书记方莎说,通过督办、巡查发现,乡里的干部抱怨少了、请假少了、闲聊少了,主动下村入户、主动思考学习、主动谋划发展的多了。目前,全镇干部共下村走访4000余次,解决群众难题230多个。

  改变远远不仅如此,今年3 月,县政务服务中心共计受理政务事项1990件,提前办结1943件,效率大大提高。

  安顺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斯洪东介绍,目前,全市选择了几家单位试点镇宁自治县治理懒政怠政的做法,成熟后将在全市推广。市纪委将设计一套系统,将大数据和权力清单、运行流程结合,让权力留痕运行,有迹可查,提升治理能力,消除干部的不良作风。(转自8月10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