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访美,美日各取所需

29.04.2015  16:38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从4月26日至5月3日访问美国一周。时值二战胜利七十周年,安倍此趟美国之行在行前就备受舆论关注。

早在4月21日,多名美国众议员在美国两院会议厅发表特别演讲,要求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9日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时提及历史问题,就慰安妇问题道歉。由此可知,安倍访美的压力是巨大的。

于是,安倍在美国期间大大放低了姿态。他星期一在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论坛上发表演说,被问到慰安妇的问题时表示,他对二战时期被人贩卖做慰安妇的妇女感到悲伤。而他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与日本其他前任首相并无分别。他又说,现时日本在保护女性权利方面,态度坚决,并为此拨出数千万美元款项,做出了实质努力。

安倍的种种言行让人感觉是下级在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虽然很不服气,但不得不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确,在美日同盟关系中,日本处于绝对的劣势,日本要向美国讨有限的话语权空间、讨领导欢心,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几年前,携着胜选的余威,首相鸠山由纪夫在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上公开向美国叫板,没想到几个月后首相位置就已经做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有了前车之鉴,于是安倍上台后在对美关系上格外小心,此次在演讲的文字上也做足了功夫,首先是委曲求全,对发生慰安妇的事件表示悲伤,但却没有道歉和反省,也没有承认日本政府与军队有介入慰安妇问题;其次,把日本的战后走和平道路以及对世界和平的功绩狠狠地吹了一把;最后又“祸水西引”,把中国崛起面临的“修昔底德陷阱”隐晦地提了出来。

因此,安倍的讲话目的性很明确,只不过是要求在政治上美国能够高抬贵手,“安全过关”罢了。至于道歉和反省的话题,那自然没有任何指望。韩国媒体发布的一个细节很说明问题,称安倍为避开慰安妇示威队伍,选择从与大楼停车场相连接的入口进入会场。而演讲结束后,他也从侧门退场。如果安倍是真心反省和道歉,就会选择去看望慰安妇代表并表示关心,而不是避而不见。由此看来,安倍针对二战讲话的尺度和空间都已经达到了他所容忍的上限,不可能再超过在美国所说的内容。

而美国对日本也不会过于苛刻。历史问题总会在敏感的时刻冒出来,但对美国来说,更重要的是历史引发的现实问题,即日本必须与中国和韩国改善关系,这也符合美国的利益。安倍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在汇报工作也把重心向这方面引导。

作为亚太地区美国最大的盟友,日本还得填补一部分由于美国力量相对衰弱以后出现的安全短板。美国要竭力维持亚太地区战略平衡,在必要时,日本作为后备力量需要及时顶上去。另外,美日仍未就TTP谈判达成一致,这也是未来TPP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综合来看,安倍这次访美,美日是各取所需。(黄望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