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整版刊登《安顺:倾力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09.02.2017  23:39

贵州日报》整版刊登《 安顺:倾力

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这是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经济活了,家乡美了,城市绿了,高铁来了,经济建设红红火火,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百姓生活富裕和美。”这是安顺市民张婷笔下的新景象,作为地地道道的安顺人,她为此感到骄傲。正如张婷所描述的那样,近年来,安顺以“新型城镇化+”为主线,突出全域旅游、军民融合,抓好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发挥比较优势,倾力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让秀美新安顺渐次呈现。

  建设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安顺的底气来自于国家给予的机遇,更来自于省委、省政府精心的指导与关怀。2014年12月29日,安顺成功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掀开该市城镇化发展的新篇章;2016年8月5日,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听取安顺市工作汇报,并作出倾力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定位。

  机遇千载难逢,发展乘风破浪。安顺市以此为契机,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山地现代高效农业、旅游产业升级版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开发创新型、历史文化型“五型城市”;探索“顶层设计、问题导向、项目引领、融资保障、末端落实”的20字工作思路;在经营模式上,探索“户籍属性与居住地分开,逐步引导城镇化人口向市区、向县城和重点镇、向美丽乡村集聚”的“一分三向”、“镇村联动”新模式。

  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安顺市加快产城融合、创新投融资体制,形成了产业、要素、人口的“集聚效应”,走出以人为本、“五化”同步、布局优化、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具有安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而今,安顺市干部群众不断刷新城镇化发展纪录,新型城镇化跃上新台阶。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安顺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32平方公里增加到90平方公里;贵安大道、安普大道、二环路等城市骨干路网建成通车,城市道路达到525.79公里;城镇人口由2010年的41.54万人增加到92.16万人,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5%提高到47.5%,高出全省平均值近两个百分点。

            “新型城镇化+文化”人居新样本

  日前,国家住建部公布全国第二批田园建筑优秀实例,镇宁自治县环翠街道高荡村传统民居立面改造和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村鲍灵勇四合院院落改造分别获得第二批田园建筑优秀实例,这也是此次评选中我省获得此项殊荣的仅有两个项目。

  作为贵州唯一具有大明屯堡文化的区域,安顺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突出特色,探索“镇村联动”模式,并将文化融入到镇村建设中,打造有“灵魂”的村镇,形成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乡村美景,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镇村联动”打造宜居环境

  置身西秀区旧州镇浪塘村,仿佛走进梦里水乡,亲水平台、景观水风车、木栈道……

  三年前,浪塘村是一个贫困村,道路狭窄泥泞,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畜禽乱跑、粪草乱堆。旧州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把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向这里延伸,拉开浪塘村改变的序幕,此后,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畅通美化、安全便捷的乡村道路体系,完善农村硬件设施。

  此后的日子,浪塘村一天一个样,村庄道路和横跨邢江河的浪塘大桥率先硬化,全面取缔畜圈,太阳能路灯“登场”,停车场、文体广场等逐一完工。这一切来得太快,就连村民都不敢相信。

  现在的浪塘,已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地。

  除了浪塘村,旧州镇还用联动的模式把更多的村子带动起来。这样的探索,被总结为“镇村联动”的“旧州经验”:以镇区为龙头,带动周边村寨,通过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加快乡村环境改善,从而促进镇村共同发展。

  镇村联动,安顺市以“8+X”工程项目为抓手,先后打造了格凸河镇、旧州镇、夏云镇、白岩镇等21个示范小城镇,城与镇、镇与村、村与村之间的区域性路网、管网、电网、互联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一体化网络格局形成。同时,以“一建四改治八乱,五有四化三提高”为抓手,在800个村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涌现了鲍屯村、小河湾村、大寨村、本寨村等30多个省市示范美丽乡村。滑石哨、桃子村、浪塘等多个美丽乡村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并探索出平坝塘约“三权促三变”、普定秀水“五股”、西秀区大黑“四三二一”等一批新时期农村改革示范点,促进农村资源活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农村产业强起来、乡村风貌美起来,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安顺特色的农村改革发展新路。

  如今,“镇村联动”模式已经被推广至全省。安顺一批示范镇大力实施周边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以及产业项目建设。

      文化融入让村镇有“灵魂”

  随着时代发展,乡村的传统文化渐渐丢失。如何在城镇化中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城市设计要突出整体性、特色性、人文性。安顺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是塑造安顺城市特色风貌、打造城市新形象的核心元素。要注重城市风貌与文化传承的融合,将城市、山水、文化和田园融为一体,力求突出特色,巧妙布局,因地制宜,因势而为,把安顺建成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安顺市委书记曾永涛说。

  地处黔中腹地的安顺,600年大明屯堡文化靓丽灿烂,布依族、苗族等民族文化丰富浓郁,红色文化闪闪发光……这些共同构成安顺多元文化精髓,而且每一种文化背后都彰显不同的风格,为打造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安顺在建设美丽乡村时,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第一桥头堡”紧抓不放,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要求,注重产业培育,突出民族特色,增强人文内涵,善做山水文章,走出一条“蒸小笼、串珍珠”的小城镇发展新路。

  西秀区七眼桥镇本寨村,具有浓厚屯堡历史文化的民居吸引着人们。被誉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后堡垒”,正与黄果树瀑布一起申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

  几年前,本寨村“雨天泥,晴天灰,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人居环境恶劣、农业产业落后,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近年来,本寨村立足实际,把独有的屯堡文化和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发展乡村旅游业,按照“一套二转三结合”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农耕文化,兴修水利、修缮古建筑、更新路灯、治理河道、修建停车场等,制定村规民约,保护古建筑。实现了“挖掘大明遗迹,传承屯堡文化,再现江南风情,打造休闲胜地”目标。

  如今,石墙、石房、石雕楼,以石材为主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充满中国风的水墨画卷。而本寨依然保留着明朝江南地区的建筑、服饰、饮食、民俗等文化,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除了本寨村,现在的安顺,文化符号深深刻印在新型城镇化的肌体上、融入血液中,成为城市、农村最鲜明的特色和魅力。

      “新型城镇化+文化”

  文化融入城镇建设,为城镇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裂变出新经济。

  在采访中,安顺市多位专家表示,文化能让城市“活”起来。而当原本简单以“数”与“量”作为主要导向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被潜移默化的改变时,文化成为了新经济增长模式带来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风口。

  安顺“新型城镇化+文化”的融合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趋势日趋明显,“新型城镇化+文化”模式也带给新经济发展更多的想象空间,并逐渐彰显其裂变能力。

  天龙屯堡,穿着凤阳汉装的屯堡妇女随处可见,在幽深的古巷、斑驳的老屋、泛光的砖墙映衬下,人们可以在演武堂里看一场生龙活虎的地戏,也可以在石桥上和屯堡人一起回望金陵往事。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天龙屯堡以大明遗风为核心的文化正散发着光芒,汇聚成全新的经济形态,这种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方式带给人们深层次的精神体验,让人回味无穷。正因为如此,这里成为人们向往的游玩理想之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天龙屯堡景区接待游客23163人次,同比增长35.73%,综合收入1278万元,同比增长38.88%。

  不仅仅是天龙屯堡,在安顺的百屯千村里,既保存有用于防御的屯门、屯墙、碉楼、八卦阵等军事文化,又有江南风格的门楼、窗室、石雕、木雕等建筑文化,还有代代传承的地戏、花灯、美食、屯银、屯绣民俗特色文化。这些文化元素,成为最吸引人的核心力量。

  除此以外,每个村寨都挖掘出自身的文化特色,形成独有的文化现象,成为支撑起乡村发展的核心能量,实现文化旅游及关联产业的“井喷式”增长,构成了“新型城镇化+文化”下的安顺样本。

 

 

  文章来源:2月9日《贵州日报》7版   编发 王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