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劳模创新工作室”要做发展“智囊团”

16.10.2014  13:02

 

          时报安顺10月15日电 (实习记者 付卉妍 佘余)“在我眼中,这些苍蝇很美丽,在显微镜下,它们就像穿着金甲的武士一样耀眼。”10月14日下午,记者一进门,安顺市疾控中心主任、苍蝇专家魏濂艨就向我们展示他的苍蝇标本。一只只苍蝇整齐地用大头钉钉在盒子里,下面的标签上详细地记录着捕捉时间、地点、海拔高度以及采集人的名字。
          房间里整齐地摆放着两排铁柜,每排铁柜的标本箱上都标注着不同种类苍蝇的名字,如花蝇、寄蝇、食蚜蝇等。很难想象,在这样一间80平米的房间里,竟然装着16万只苍蝇的标本。一张木桌,一台电脑,两台显微镜,这些就是魏濂艨平时工作的“好搭档”。
          “如果没有安顺市总工会的领导们为我到单位奔走协商,今天我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无法顺利挂牌。”今年8月,以魏濂艨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正式成立。挂牌当天,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王跃亲自到工作室看望大家,在得知魏濂艨因经费不足无法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会后,当即为他们提供了5000元的工作经费,并承诺“今后只要有类似的学术交流,我们工会一定尽最大能力支持你!
          安顺市总工会经审委主任吴凌告诉记者:“我们希望发挥劳模的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积极围绕单位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创新活动,发挥劳模‘传帮带’作用,推动单位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使之努力成为单位发展的智囊团、岗位的创新源、项目的攻关队和团队的方向标,弘扬劳模精神,从而带动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持续深化。
          王跃说:“自从8月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推进会召开以来,第一批‘程天江劳模创新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冯明友劳模创新工作室’、‘张永裕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均获得了授牌和奖励,目前平坝县‘李成书劳模创新工作室’、镇宁县‘杨洪劳模创新工作基地’等正在积极筹备、申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