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对民生“蝇腐”精准挖树刨根

15.03.2016  10:56

    新华网贵阳3月15日电 近年来,安顺市探索出了内容“精准定向”、力量“精准定员”、方式“精准发力”、线索“精准审查”和结果“精准运用”的“五精准”专项监察模式,深挖细查,精准出击,确保了中央和省、市级民生政策资金落到基层,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聚焦群众关注:监察内容“精准定向

    2014年,贵州省卫计委在其网站上通报了普定县新农合基金崩盘的消息。安顺市纪委随即启动专项监察分析研判机制,发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危房改造等民生领域成为群众反映“苍蝇祸害”问题的“重灾区”。

    开展一项监察,规范一个领域。安顺市将专项监察的聚焦点定位在群众最关心、反映问题最集中的民生领域,采取“1+X”模式(即省市级统一安排1项专项监察,各县区结合实际,开展X项专项监察),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微型企业扶持金、征地拆迁、农村危房改造等一系列专项监察。

    2014、2015两年间,共开展专项监察29次,接待群众来信来访796人次,入户走访群众53286人次,发现问题2737个,涉案金额9075万元,立案调查303件334人,移送司法机关16件49人。

    “2016年,我们从扶贫开发‘精准识别’环节入手,采取‘四查四看’专项监察工作法:查识别程序是否履行到位,看有无变通、缺项;查评议是否精准、严密,看有无优亲厚友、平均主义;查公示、公告是否到位,看有无暗箱操作和吃拿卡要;查审核把关是否严格认真,看有无失职渎职。”安顺市第五纪检监察室负责同志详细介绍如何做到监察内容精准到位。

    储备专业骨干:监察力量“精准定员

    从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职能部门选择能力强、素质高的人员组建专项监察动态人才库,是安顺市确保专项监察人才“源头活水”充足的有效措施。人才库涵盖案件查处、国土资源监督管理、经济责任审计、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工商税务等多领域。

    根据监察对象的业务特点,按照“专业精通、配备合理”的原则,市纪委从人才库抽调人员组建专项监察组,在开展专项监察前做足功课,组织开展查前监察业务培训,研究监察重点和方法,并对参加专项监察的人员在遵守“八项规定”、保密等相关纪律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

    着力发现问题:监察方式“精准发力

    精心制定专项监察工作方案,盯“”抓“”。突出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重点岗位负责人及问题线索较突出的成员;重点检查主管部门是否履职到位,项目资金是否监管得当,是否发放到位。

    “四两拨千斤”。安顺市把部门自查自纠作为专项监察的第一道程序,注重督促落实主管部门对民生资金项目监督的主体责任。在项目部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专项监察组紧盯资金项目审批、资金分配、发放等关键环节,及时发现滥用职权,套取、侵占项目资金,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

    “我们以‘进家入户、面对面核实’的工作方式,通过采用看财务查资金运行、看设施查医院实情、看数据查异常问题、看证件查执业资格、看差价查药品材料、看病历查医疗情况、看情节查问题落实、看自纠查主体责任等‘八看八查’方式,发现了小病大治,虚增套取农合基金等突出问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监察的监察组成员廖嵩详细介绍了开展监察时的工作方式。

    发挥群众的力量,是专项监察发现问题线索的一大法宝。专项监察组通过张贴专项监察公告,印制民生监督明白卡,公布举报电话等,畅通群众参与、反映问题的渠道。同时,创新推出“民生清册”和“现场发还被扣资金”等制度,调动群众监督积极性。西秀、平坝、关岭等县区利用乡镇赶集日现场发还群众被克扣的资金141万元,更让群众共享了党风廉政建设成果。

    突出分类处置:监察线索“精准审查

    对问题线索实行“台账式”管理。定期填报《执法和效能专项监察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表》,及时对问题线索进行分析研判。对发现的一般性或比较小的问题线索,由各检查组组长决定先移交县区、乡镇纪检监察部门进行进一步调查核实或现场整改;对于相对严重的问题线索,统一由检查组联络员及时报送专项监察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按照查办案件要求迅速锁定相关证据,边查边移交,实现“无缝对接”。

    “对发现的问题,按照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该约谈的约谈,该发监察建议的发建议,对能成案的重点问题线索实行‘挂号’督办,绝不手软。”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杨贵力说。

    安顺市在全市实施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连片管理、交叉监督工作机制,破解了基层监督中存在的“同乡不好办”、“同村不好说”、“家族不好讲”的问题,打破了基层监督困难瓶颈。

    注重标本兼治:监察结果“精准运用

    对基层“蝇贪”“蚊腐”必须“零容忍”,坚持“露头就打”与系统整治相结合,用严查严打来“灭蝇除蚊”,更注重关口前移,牵紧主体责任“牛鼻子”、“下猛药”、“治根本”。这是安顺市的一贯做法。

    针对行业主管部门和基层党委落实主体责任不力、民生项目管理使用监管不严等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发出监察建议书,2015年发出监察建议书20份,督促主管部门加强监管。

    建立党风廉政重点巡查机制,下查一级,直查乡镇党委政府,把压力传导到基层。严格“一案双查”,以严厉的问责倒逼责任落实。2015年追究主体责任落实不力26人、监督责任落实不力3人。(市纪宣)

    

[责任编辑: 实习编辑赵汇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