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大项目快马加鞭补齐工业短板

18.10.2014  14:17

    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18日电  安顺市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和旅游产业升级版”,努力建设实力安顺、宜居安顺、开放安顺、平安安顺、美丽安顺,奋力后发赶超。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56.26亿元,同比增长3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61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全省排名第一。前三季度预计安顺市生产总值348.63亿元,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0.8亿元,增长57.3%;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05.1亿元,增长59%。加快大项目建设补齐工业短板

    今年安顺市共安排市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463个,项目总投资2274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63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269个。

    为此,安顺市在广州、成都等地设立8个招商分局,加大对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对项目从立项、审批、开工到验收、投产等各个环节工作效率进行全程督查,提供全面服务,全面提升项目资金到位率、开工率、投产率。全市1-9月实际到位资金731.51亿元,增长19.01%,占全年预期目标任务的73.51%。省外境内签约项目实际到位资金547.52亿元,增长31.02%,占全年预期目标任务的78.67%。省外境内项目“四率”及入园率稳步提高,其中,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到位率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99%、2.06%、17.27%和13.68%。

    安顺市以实施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补齐工业短板,为后发赶超找到有效支撑。

    久联民爆科技工业园占地1700亩,项目总投资15亿元,正在进行的一期项目建设于今年6月4日进行了试生产,占地608亩,建设规模为年产5万吨炸药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达到年产10万吨炸药的生产能力。

    全省第一家混合型股份制油脂企业-安顺油脂集团公司,由19家民营企业、2家国有企业于2013年7月共同出资组建,总投资4.8亿元、年加工油菜籽30万吨,产值达12亿元,税收5000万元。公司仅用半年时间便建成了8条生产线,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云马年产3万辆汽车(含特种车辆)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已完成6万平方米厂房的技术改造和生产线布局,今年底收入可实现1.5亿元。预计到2015年底,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到2020年,将形成30亿元的云马装备制造产业平台。

    平坝贵州华兴玻璃项目总投资10.5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已建成投产,年产能10万吨,产值近3亿元。目前,公司一年为老干妈提供瓶子3亿只,占老干妈年用量六成以上。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实现年产能50万吨,产值15亿元,创利税2亿元,解决就业3000人。

    镇宁自治县贵州晨春石业有限公司石材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元,是目前全国石材生产单体最大的企业、西南最大的石材产业基地。一期工程投资7亿元,投产后可实现年加工大理石15万立方米、年生产饰面石材700万平方米,年产值达10亿元,创利税6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300余个。打造旅游升级版建设生态旅游城市

    黄果树瀑布景区全面完成黄果树半边街搬迁,整个搬迁涉及923户、3500人,拆迁面积18.8万平方米。目前,4个搬迁安置区逐步形成了居住、购物、餐饮、客栈、休闲为一体的风情小镇。半边街搬迁结束后,仅用半年时间投入6.8亿元,完成了生态美化工程、黄果树迎宾大道、高速公路黄果树收费站改扩建、道路美化绿化等29个升级版工程建设,全面提升了黄果树景区的品位。

    “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贵州兴伟石博园,文化旅游景区占地300亩,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120亿元,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解决就业2000余人。在未来3-5年,石博园与黄果树、龙宫、大屯堡旅游区一并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旧州,着力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小镇,修旧如旧,把历史、人文、自然,有机融合,老城面积由原来的0.9平方公里扩大到近3平方公里。成为安顺市国庆黄金周旅游最热的景区之一。

    近年来,安顺市全力以赴打造以黄果树为龙头的旅游升级版,围绕黄果树、龙宫两大景区建设,带动花江大峡谷、格凸河、屯堡旅游区、邢江河、夜郎湖等景区的建设,着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休闲度假胜地和旅游目的地。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农村发展

    安顺市大力实施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一系列新政策,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安顺市共有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3个,累计完成投资45.98亿元;共引进投资项目144个、123.37亿元;入驻园区企业15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9个,为安顺实现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化、高效化建设提供了可能。

    安顺市通过抓点、带线、扩面,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以“一切要为人民打算,一切要为小康苦干”为总抓手,倾力实施“千名第一支书进千村”的“四千工程”,从2013年11月起,把全市1794个行政村合并为1007个村,选派1007名市县机关、事业单位“一把手”挂任村第一书记,帮助1000个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0美元以上。到目前,全市涌现出小康示范乡镇20个,小康示范村居100个。(杜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