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把城市建到山水间

16.02.2016  20:06

 把城市建到山水间

——贵州省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之安顺探索

虹山湖全景。张韬 摄

    新华网贵阳2月16日电(通讯员吴爱民 陈国平 张韬)这里峰丛与坝子交错,山地和丘陵7871平方公里,为区域总面积的84.9%,是“地无三里平”的典型代表。

    这里奇色异景,天蓝风清,风景区占幅员面积的12%以上,在贵州高原苗岭山脊线上熠熠放彩,是“定会胜江南”的预言之地。

    一年前,安顺市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成为全国62个地区、25个地级市试点之一,也是贵州省第一批地级市试点。到2020年,这里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7%的目标。

    “没有条件摊大饼,只有让你蒸小笼”。试点安顺,借势造势,将城镇化的足音点击在山水间,探索向前。

     因地怎么制宜?

    探索打造“一分三向”安顺模式,以“城镇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延伸到位”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逐步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市区、向县城和重点镇、向美丽乡村集聚。

    “以前这里又脏又穷,亲戚都不愿意来串门,做梦都想不到会变得像风景区一样,每天这么多游客”。旧州镇浪塘村的赵英妹、杜云伟夫妇,拖着2个孩子在浙江打工十多年,2015年春节回家后开办了“农家仙”饭店,当起了老板,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家乡这么好,再也不出去了。

    “只要把家乡打造精彩了,外面的世界就显得无奈了”。旧州镇党委书记刘可立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旧州采取“1+N”模式,旅游古镇带动周边美丽乡村,浪塘、文星、把士等村寨已见初效,镇村返乡人员创历年来最高。

    城镇化要见楼市栉比,更要有万家灯火的点缀。安顺山多绵延,城市容纳有限,城镇化更需融于山形水势之间。

    “山为背景,点上着色,各美共美,点点相映。”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市新型城镇化办公室主任陈好理给我们诠释“蒸小笼包不摊大饼”的涵义:“向市区集聚一些,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一些,向美丽乡村集聚一些,就地转移,就地致富,共同发展”。

    市区:棚户区改造+综合体建设,新天地、万绿城、家喻大都会、虹山湖整治、22座城市山体公园、166座山体绿化……钢筋水泥为形,住购行娱为质,路网织密,绿地铺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县城及镇:旧州的文旅结合、夏云的城园合一、白岩的产旅融合、龙宫镇的农旅结合……15个示范小城镇日新月异,宜居宜游宜业宜养生,都是看得见的福利。

    美丽乡村:西秀浪塘、普定思源、云峰屯堡、鲍屯旧迹、平坝小河湾……50多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省市级示范点,如一个个颜值高、气质好的“深闺美女”掀开帷帘,备受点赞。

    何以安居与乐业?

    坚持“全域安顺、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的发展方向,实现城乡一体化、产城互动化、农民市民化、乡村美丽化。

    2015年6月1日起,安顺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户籍登记中“户别”栏不再有农业或非农业,改为家庭户或集体户。10月,《居住证管理办法》、《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划分办法》等十项政策措施下发实施,涉及住房保障、教育发展、民政保障、卫生计生等各个方面。

    当农业户口成为记忆,如何让群众安居乐业就成了发展的一大课题。

    走进镇宁大寨,百花齐放,百草争香,这个融合中药材种植和旅游产业的“百灵模式”基地,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已不到10%,除了近200人在基地就业外,还有十余户家庭旅馆,5个种植合作社,传统务农已渐行渐远。

    “几分钟就走到家,干这个比做农活‘洋气’。”在基地会议室,几个90后的服务生开心地说。

    “工资不一定比外边拿得高,但是离家近,花销少,还能照顾一家老小”。在基地做厨师的村民吴德富很会算账。

    挨着家就业,挨着业安家,安居与乐业如同孪生姐妹难分割。

    在镇宁石材园的晨春石材厂,7栋小高楼比厂房还显眼,“这是2014年建成使用的职工公寓,300套宿舍全是拎包入住。”厂办主任李献卿告诉我们,职工包吃包住,连公寓的水电费都是厂里承担。来自山东的技术员张洪乾接话道:“我跑了十来个城市,这里是环境最好的,我准备常住这里呢”。

    “我们正在探索以村(居)委会辖区为单元,凡实现劳动力非农就业在60%以上,其中在旅游行业就业的人达70%以上,城镇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覆盖60%以上人群的村,均纳入城镇人口统计。”市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张贵喜告诉我们。

    通过发展带动改变就业模式,通过城乡建设,乡改镇、镇改办、村改居,不需离乡背井,山里人已成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