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开发区巾帼撑起创业“半边天”

20.01.2015  12:48

落实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

——安顺开发区巾帼撑起创业“半边天

    都说妇女可顶“半边天”,如今,在安顺开发区,依靠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强大助力,相当一部分妇女实现了创业就业梦想。

    安顺开发区去年实际发放妇女小额贷款62笔,金额为1853万元,累计贴息175万元。

    前所未有的扶持力度,催生了妇女创业就业花开遍地。开发区为民编织袋加工厂厂长张会芬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如果不是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持续给力,张会芬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至多不过是为小本生意操劳奔波,拆东墙补西墙的农村小业主。

    如今,她不但自己发家致富,更成为村里面的“财神婆”。她的身边,聚拢了许多过去无所事事的农村妇女。操持家务之余,为家里添加一份收入,撑起了各自家中的“半边天”。

    走进幺铺镇牛蹄村,阵阵机器轰鸣声中,夹杂几声音乐旋律,时不时伴着几声欢笑,宁静小山村平添了几分热闹,老板有生意做,员工有钱赚,欢喜得如此简单。

    斑驳土墙边,几名女工席地而坐,摆弄着各种机器,动作娴熟麻利,身旁摆满成品编织袋,简陋中生产着精细。

    记者留意到了墙边正收集包装编织袋的王婷芬婆婆,尽管已经73岁高龄,老人依然耳聪目明,做事一丝不苟。对自己手中的工作,老人有自己的看法。

    过去在家里,为减轻儿女负担,老人前前后后带大了7个孙子。吃喝拉撒要管,头疼发热要管,还要操持家务,儿孙带大,老人身体几乎累垮。现在年纪大了,儿孙们各忙各的,老人不免寂寞。

    如今到张会芬的编织袋加工厂上班,有笑话听热热闹闹,有活路干多了份收入,生活有了规律、添了欢笑,不闷在家里做“空巢老人”,王婷芬的心情好了很多。

    关键的是,做了“上班族”,老人多了几分自豪感:到高寿阶段还能为家庭减轻负担,多做贡献。每次到镇上赶场,王婷芬不向儿孙要钱,买什么一任己意,生活过得舒坦惬意。

    谈到工资用途,王婷芬心里还打着更精细的算盘。“我们老人要对自己好点。有时间要出去旅游一趟,不要年轻人负担,就用打工攒的钱。

    一旁的厂长张会芬忙着介绍加工厂情况,“厂子是2013年成立的,当时听说妇联扶持贷款的政策,我们就到开发区妇联和社保局申请贷款。那年的5月份就拨了两百万支持我们。”忆及建厂点滴,张会芬颇多感激。

    之前差钱急用,张会芬是直接在农村信用社贷的款,但属于商业贷款,利息颇高。“听说通过妇联帮助贷款,国家有贴息优惠,利息降了几乎一半,压力小了很多。

    有了这笔巨款,张会芬的编织袋加工厂添加了20多台机器设备,招募了四五十个村民到厂里面上班,生意一下子就做大。

    如今,加工厂生产的编织袋不仅销售到兴义、毕节、大方等地,还卖到昆明、广西,基本畅通省内省外销售渠道,张会芬本人也因为创业方面的活跃表现,荣膺2013年贵州省首届“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

    在初步开拓市场,掘到第一桶金后,张会芬更有自己的生意经。“下一步,我将想办法跑一下土地增拨,上一条新的水泥袋生产线,继续回报社会。

    值得欣喜的是,如今在开发区,像张会芬这样的妇女创业传奇越来越多。而各类企业的兴办,让越来越多的人得到实惠。

    这之中,有70余名城乡妇女通过妇女小额贷款实现了创业理想。各类企业的兴起,为300余名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有效地聚拢了剩余劳动力,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

    凡水都有源头,凡树都有根须。开发区妇女创业就业取得突破的背后,少不了区直各部门(单位)扎实有效的工作。

    2014年,开发区专门拨付300万元资金作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和5万元的工作经费,大力扶持妇女创业。

    通过区妇联牵头,组织区社保局、农村信用社等部门对每笔贷款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确保贷款发放到确实需要资金的创业者手中。

    放贷后,各相关部门建立贷款对象台账,做好贷后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实行一季度一跟踪,随时了解贷款人动态,协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凭借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东风”,包括开发区妇联在内各区直部门社会公信力显著提高,妇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提振,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日渐成为开发区一项惠及广大城乡妇女权益的民心工程。(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