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微”上的招嫖信息是对“作风病”的讥讽

23.09.2015  19:42

               

 

雷若愚    :“官微”上的招嫖信息是对“作风病”的讥讽 21日,有网友称其发现清远市环境保护局官方微博(@清远环保)发布了两篇招嫖文章,而且长时间没有删掉,“政府微博代表的是政府形象,发布不良信息,带来很不好的影响。”(9月22日 《南方都市报》) 针对网友质疑清远市环保局官方微博(@清远环保)21日发布了两篇招嫖文章近5小时才删掉一事。清远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估计是电脑中毒了,才发生了这个事情。”如今,虽然环保局的“官微”恢复了正常,但笔者不仅想问,招嫖信息上“官微”真是中病毒这么简单? 诚然,“电脑中病毒”固然可能发生。但中病毒后近5小时才彻底删除此信息,这当中恐怕就有不作为的影子,2条招嫖信息何尝不是对干部“作风病”的一种讥讽?“电脑中病毒”恐怕也是推脱责任的借口。如今,让人尴尬的招嫖信息让“官微”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暴露无遗,现在看来,也不是一件坏事。据记者从清远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清远政务微博发布厅了解到,该市92家市直部门单位的“官微”有35家一个月内没有更新。也就是说三分之一还多的“官微”在“睡大觉”。试问,如果还有不法分子将一些不良信息从这些平台上发布出去,难道还说是“电脑中病毒”?是账号被盗? “官微”正成为政府与老百姓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如何发挥“官微”作用,也将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能再等再敷衍。就事论事,清远市环保局被黑,固然有外在不可控因素,但内在管理松懈,让外在因素肆无忌惮,显然,该局和具体管理官微者是有责任的。如果“官微”一出问题就以中病毒等“由头”来当“替罪羊”,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也对“官微”形象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其实,“官微”成摆设或乱发言之事时有发生,如兰州市供电公司城关分公司的官微“@兰州城关供电”开通于2011年7月,一年多时间,“官微”仅推送4条微博,其中3条是系统自动生成发出的信息,仅有的一条原创微博则是对网友的“神回复”;嘉兴市环保局官微“嘉兴环境保护”转发了被奉为“国民老公”王思聪的一条“老公让我中呗”微博;杭州西湖博物馆先是发官微称“我馆昨夜被盗”,继而又出面澄清,称被盗的不是文物,而是微博账号。可以看出,“官微”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也给相关管理部门提了个醒,建立“官微”的初衷固然好,但如果“官微”在运行过程中成为摆设或被犯罪分子利用,这样的“官微”还有意义么?显然没有。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要让“官微”变得规范而高效,笔者认为,其一,必须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用机制推动“官微”向规范化、常态化运行。其二,要培养一支技术过硬,管理精准,业务精良的“官微”人才队伍,诸如当发生“官微”中病毒或盗号后,能第一时间处置,减少不良影响。其三,要对“官微”运行情况加大考核力度,不能只管建与否,而不管运行得如何,严防僵尸“官微”出现。   作者:雷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