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大力实施强县富民政策促进自治县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07.04.2015  16:48

  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大力实施强县富民政策,在实施精准扶贫、借力招商引资、产业带动增收、乡村旅游致富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子,实施新举措,全省11个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亮点纷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有力地推动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按照“六个到村到户”要求,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帮一带一”为载体,采取多种方式对困难群众实施精准扶贫,确保一村一同步小康工作队,一户一脱贫致富责任人。全县98个县直部门“联姻”89个重点村,共集中打造示范点78个,实现了全县2.39万贫困群众脱贫。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安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实施“四化”建设和一系列助农增收措施,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工业园区一派繁忙,美丽乡村风景如画,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抓住喀斯特扶贫开发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气候,采用“三化带三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蔬菜、中药材、经果林、烤烟等一批新新型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变输血向造血转变,累计投入各类财政扶贫项目资金10457.1万元,整合县级各类涉农资金3.2亿元,重点打造扶持核桃、中药材、蔬菜、精品水果、草地生态畜牧业、特种养殖、乡村旅游等扶贫产业,有力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减少2300元以下农村贫困人口3.5万人。

   松桃苗族自治县 :一改传统招商模式,一方面采取驻点招商模式,建立松桃向外招商的前沿阵地,设立松桃驻长沙、杭州等城市设立招商引资办事处。另一方面,实行小分队上门招商,针对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及投资机构的发展动态和投资意向,带着项目直接上门招商。

   三都水族自治县 :制定“三都县万亿投资项目千次推介对接活动方案”,扎实开展各类招商活动41次,推介项目432个,组团到北京、福建、广州、台湾等20多个城市开展宣传推介和商贸洽谈,招商引资在建项目67个,项目总投资183.52亿元,到位资金55.21亿元,在建项目开工率为97%。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围绕资源环境和区位条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及市场需求,认真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收集论证和策划编制工作,编制招商引资项目102个,其中PPT项目30个,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方式,招商引资签约资金45.65亿元,编制招商引资项目102个,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位于铜仁市前列。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投资者,打造“诚信紫云”,“全民招商、人人服务”,吸引了一大批如投资10亿元的生物科技园、投资5亿元的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投资上亿元的大理石开采加工、低热河谷蔬菜产业园、城市综合体等项目纷纷“落户”紫云。该县成功入选了“中国最佳营商环境榜”中国最佳营商环境十大县。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坚持农业稳县和旅游兴县战略,大力实施“53111”工程,全县中药材总面积已达25.6万亩,茶园总面积达19.8万亩,连续两年超计划收购烤烟4万多担,收购烟叶19万担、产值2.5亿元。走旅游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引进重旅集团、重庆名豪集团等企业连片开发大沙河景区,重点打造黔北渝南旅游精品线,建成农家乐35家,累计带动就业4000多人,累计完成旅游综合收入20.5亿元。

   玉屏侗族自治县 :以农村改革为动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三个万元”工程和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为载体,把食用菌当成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来抓,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努力打造一基地一品牌,该县食用菌产业正逐步发展壮大。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大力发展生态茶园,目前已有生态茶园10余万亩,主要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经营,生态茶园不仅能盘活农村经济,也能美化自然环境,还作为乡村旅游来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