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实践活动整改成效体现在解决民生实事上

21.08.2014  13:49

  8月20日,市委召开全市学前教育工作落实情况汇报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强调,要按照“有时间表、有路线图、有工作量、有责任人、有考核单”“五有”要求,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切实有效的行动回应群众期盼,坚持标本兼治,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把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成效体现在解决民生实事上。

  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刘俊发言。市领导聂雪松、李志鹏、石洪出席。副市长毛有碧主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用三到五年时间基本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决策部署,缓解市民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入园远”等突出问题,6月30日,市委专题研究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提出要坚决完成“三个硬杠杠”和“六项具体任务”,打好贵阳学前教育发展攻坚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政府制定出台发展学前教育的一个主体文件和六个配套文件,各级各部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在听取各区(市、县)及市直有关部门关于一个多月来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工作情况汇报后,陈刚指出,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交通和教育。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穷省必须办好大教育”的要求,市委确立了“教育立市”战略。学前教育问题是“教育立市”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集中精力推动解决。当前,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要按照“有时间表、有路线图、有工作量、有责任人、有考核单”的要求,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和各区域资源,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陈刚强调,完成学前教育各项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绝不能疏忽大意。要按照标本兼治、通过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的总原则,一方面着力强化“治标”,在前期摸底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利用好可扩容的班级、可新增和可整修的校舍、可培训的师资,实现现有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另一方面始终盯住“治本”,统筹解决好土地、资金、师资、管理四个关键问题,让学前教育有地、有钱、有人、有管理。

  陈刚要求,要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成效体现在解决民生实事上。全市教育实践活动即将进入整改落实环节,检验活动是否有成效,就是要看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不是得到了妥善解决。目前,全市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治安、交通、用水、教育等“民生十困”上。全市各区(市、县)各部门要把“民生十困”作为整改落实环节的具体抓手,结合自身实际,既抓住共性问题统一推动解决,又找出个性问题分类加以解决,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切实有效的行动回应群众期盼,确保整改落实环节总体方向不偏不倚。

  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市、县)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本报记者 刘文强)